對這種情形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有人認為該種情形的行為人沒有積極作為,其心理狀態(tài)屬間接故意,不構(gòu)成合同詐騙。筆者認為此種觀點有失偏頗。行為人在簽訂合同后,必然面臨兩種選擇,要么履行合同來獲利,要么從事詐騙占有財物。當其不能履行合同時,必然選擇實施詐騙來擺脫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來占有財物。這種“能賺就賺,賺不了就騙”的心理狀態(tài)從行為人認識到履行合同能力有問題仍簽訂合同收取貨款或定金時即具備,其中隱藏著詐騙的犯意,只不過在合同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發(fā)生了從放任到希望的心理變化,仍是一種直接故意,而且不履行合同與履行合同不能是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yè)限制
2021-02-15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河南新鄉(xiāng)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