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是否告訴才處理?
輕微的故意傷害案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的范圍,其中包括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包括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案。
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5、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二、故意傷害罪是如何處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故意傷害罪立案標準:
符合犯罪主體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一是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二是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故意傷害罪也有輕有重,法律上關于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是受害者屬于輕傷的話就可以追究刑事責任了,但是,故意傷害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如果不想被判刑,在知道受害者是輕傷的情況下就應該積極的對其進行賠償,否則,就算人民檢察院不起訴,受害者本人隨后仍然可以提起自訴。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根據勞動法規定可以招收未滿16周歲嗎
2020-12-27一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1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