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職守的責任一般分為直接責任人或者是次要責任人。一般來說,直接責任人則是對該項事故造成重大損失的直接責任承擔者,確定其是否有玩忽職守的責任,其次是在對于案件或者是事故進行相關審批,或者是以及周邊的次要責任人也需要承擔玩忽職守的責任。
玩忽職守責任如何劃分?
司法實踐表明,玩忽職守案件一般比較復雜,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由一個人的行為造成的,有時關聯到幾個甚至更多的人,牽涉到幾個方面、諸種因素,或者經過幾個發展階段與幾個人不同時間的行為相互交織在一起。
1、直接責任人員,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與重大損失結果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是對重大損失的結果發生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員。間接責任人員,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與重大損失結果之間有著間接的聯系,是造成重大損失的條件,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員。
2、遇有多因一果的直接責任者時,要分清主要直接責任人員和次要直接責任人員。 分別根據他們在重大損失結果發生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確定其罪責地位。 3、要區分具體實施人員的直接責任與領導人員的直接責任。
如果是具體實施人員受命于領導人員實施的行為,或者在實施中提出過糾正意見,未被領導人員采納而造成重大損失的,由領導人員負直接責任。如果是具體實施人員提出了違反有關法規規定的主張、做法、由于領導人員輕信,同意實施,或者具體實施人員明知受命于領導所實施的行為,違反有關法規規定,但不向領導人員反映,仍繼續實施而造成重大損失的,則具體實施人員和領導人員都負直接責任。
4、要分清職責范圍與直接責任的關系。如果行為人不是其法定職責和特定義務范圍內的作為,或不作為,而造成重大損失的,不負直接責任,如果分工不清,職責不明,就以其實際工作范圍和群眾公認的職責作為認定責任的依據。
5、關于集體研究決定的責任者問題。如果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是由集體研究作出錯誤決定的行為造成的,而且情節惡劣,應追究主持研究并拍板定案的主要直接責任者的刑事責任。
玩忽職守一般來說不是一項單方面的罪行,而是涉及到多項人員的罪行,因為要將一個事件造成一定的紕漏不一定是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很可能是多個環節或者是英文某個環節的披露,導致多個環節出現問題,所以需要對多名人員進行問責。
玩忽職守罪是一個比較重大的罪,實在對國家或者機構造成重大損失后造成的罪名,同時對于責任人的劃分,主要包括兩類,一是主要責任人,二是次要責任人,這兩類根據責任大小以及是否需要承擔所有責任來判定。
該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行政章屬于什么部門管
2021-01-05勞務派遣發生欠薪如何處理
2021-03-10商號與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14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