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的形式包括哪些?
玩忽職守的形式包括意志疏忽和過于自信,意識疏忽過于輕率。
1、意識疏忽。所謂意識疏忽,根據刑法第12條的規定,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狀態。刑法理論中一般稱其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2、意志疏忽。所謂意志疏忽,是指行為人處于危害結果已經發生的條件下,需要采取正確的決策,防止或減小危害結果的嚴重程度,而行為人有義務并有這種主觀可能性,但其沒有找到這種決策或者沒有實施,致使本可減小的損失未能避免而得以加大的二種心理狀態。
3、過于自信。刑法第12條規定的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狀態,我國法學界一般都將此稱為“過于自信的過失”。我們認為,這種理論概括并不全面。
4、過于輕率。過于輕率的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已經預見而輕率決策或隨便從事,輕率認為可以避免發生危害結果,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狀態。
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高檢發釋字〔2006〕2號)
第一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后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后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關于玩忽職守罪的定罪處罰力度還是比較大的,當然玩忽職守,他也是需要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嚴重程度來進行不同的判斷的我國刑法當中,397條規定有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包括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哪些屬于玩忽職守罪的構成要件
公務員玩忽職守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的房子倒了砸死人怎么辦
2021-02-12不接受公司安排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3-01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