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詐騙是詐騙罪嗎
訴訟詐騙行為不構成詐騙罪。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隱瞞事實或者虛構事實(如偽造證據)等方法,通過訴訟途徑取得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一般稱之為訴訟詐騙(行為)。
1、訴訟詐騙行為并不符合詐騙罪的本質特征。
詐騙罪最本質的特征是受害人基于加害人(或者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下同)的欺騙手段做出錯誤判斷而自愿主動交出財物。而訴訟詐騙行為實施過程中,受害人是基于生效判決的強制執行力而被迫交出財產,而不是基于加害人的欺騙手段,亦不是自愿交出財產,不符合詐騙罪的本質特征
2、訴訟詐騙行為沒有犯罪中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的對應性。
犯罪行為中的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往往具有類似于民事合同的相對性特征,具有對應性。即是說加害人加害的意思表示(犯意流露)及犯罪行為等指向的是受害人。例如盜竊罪的加害人采取秘密竊取的方式針對的是受害人,只要對受害人來說是秘密的就足夠,并不會因為當著第三人面或者第三人發現盜竊行為而變得不秘密了就不構成盜竊罪,這種秘密竊取的方式約束的是加害人與受害人。在詐騙犯罪中,加害人欺騙的對象是受害人,但是在訴訟詐騙中加害人欺騙的對象不是受害人,事實上受害人也沒有受到欺騙。
3、訴訟詐騙結果發生主要源于法律作為調節社會關系的一種手段的局限和受害人舉證、質證能力。
歷史不可重演、歷史也無法完整記錄,法律作為調節社會關系的一種主要手段,其作出判決所依據的事實只能是通過證據認定構架起來的案件事實(或者稱法律事實,下同),而不是客觀事實。民事訴訟法通過程序正義給與雙方當事人平等的權利義務,盡量做到案件事實無限接近客觀事實,這兩個事實之間有出入在客觀上無法避免。
民事訴訟法通過合理分配舉證責任來對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作出判斷和判決,訴訟程序中的權利義務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是公平合理的,機會也是均等的。如果加害人隱瞞或者虛構事實,受害人完全可以通過舉證、質證等程序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因為客觀原因或者當事人舉證能力、質證能力等導致法院認定的事實與客觀事實有出入,這些也民事訴訟法允許的,其后果由受害人承擔在法律上也是公平合理的。
4、訴訟詐騙結果在民事訴訟程序上完全可以避免或者補救,不需要刑事司法介入。
民事訴訟法通過合理分配舉證責任、鑒定、質證等程序給與雙方當事人同等的權利,如果受害方舉證質證能力足夠,那么總體來說案件事實與客觀事實是一致,判決也是正確的。如果認定的案件事實與客觀事實不一致而導致(錯誤)判決錯誤的,受害人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通過二審、再審獲得救濟,無需刑事司法介入給與救濟。
作為加害人,如果二審、再審改判,其將承擔訴訟費、鑒定費等,同時可能接受司法拘留或者司法罰款處罰,這種處罰已經足夠,而無需對加害人再科以刑罰處罰。
5、如果訴訟詐騙行為構成詐騙罪,將破壞民事訴訟制度和導致詐騙罪泛濫。
民事訴訟制度本身是比較合理的,受害人因為舉證、質證能力問題或者客觀原因等導致案件事實與客觀事實不一致,應當依法承擔不利法律后果。如果認為加害人構成犯罪,那將強迫加害人主動承認或者舉證證明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的事實,這將破壞民事舉證責任分配制度,導致民事訴訟程序不公正,造成更多的錯案發生。
民事訴訟中,加害人除了對虛構的事實情形是明知的外,對隱瞞的事實情形往往也是明知的,如果這些行為構成詐騙罪,幾乎大部分二審、再審改判的案件加害方都構成詐騙罪。因為詐騙罪屬于故意犯罪,存在犯罪預備、中止、未遂、既遂等狀態,許多案件的加害人只要到法院立案就已經構成犯罪(詐騙罪預備狀態)了,即使一方當事人后來撤訴了,那也可能構成中止或者未遂。這必將導致詐騙罪泛濫,影響社會的正常秩序。
綜上所述,訴訟詐騙行為不構成詐騙罪,也不應該構成詐騙罪。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訴訟詐騙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申請工傷是否有效
2021-03-19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軍人離婚多久可以復婚
2020-12-02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