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使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及時得到救治和賠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制度的實行,對于及時搶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之后,一些機動車所有人為逃避第三者責任險不惜采取違法手段,致使這些車輛在交通管理上失控,以致引發交通事故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車輛逃避第三者責任險的現狀
無牌無證車輛多。一些人購買車輛后,為了逃避第三者責任保險,不上牌,不辦證。這種現象在農村比較嚴重,一些農民把車買回家,農忙時用于田間作業,閑暇時用來跑運輸或作為走遠路進城辦事串親訪友的代步工具,如果遇到交警檢查時則繞道而行或者干脆加大油門沖過卡點,以此逃避檢查。
不參加年檢的車輛多。在車輛年檢時,如果沒有投保第三者責任險,將被強制投保,否則將取消車輛年檢資格,而一些機動車所有人為逃避參加保險,干脆不去參加車輛審驗。
報廢車輛多。多年來,報廢車價格便宜,費用低廉,一直受到那些經濟條件較差還想買車的人所青睞,《道路交通安全法》實行第三者強制險后,這種趨勢更為明顯。
車輛逃避第三者責任險的危害
造成交通管理失控。無牌無證車、報廢車和不參加年檢的車輛,直接影響了交管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了交通管理的混亂,尤其這些車輛不參加年檢,機動車的機件狀況難以得到保障,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事故受害人的經濟賠償難以得到保障。相當一部分的交通事故受害者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由于肇事方逃逸或者沒有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缺乏足夠的經濟賠償能力而無法得到應有的賠償,使公民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同時,也給事故調解工作造成很大難度。
易引發交通肇事逃逸。無牌無證車或者報廢套牌車,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極易引發肇事后逃逸,而當事人或目擊者對于這種車輛很難給交管部門提供有利證據,或者雖提供了車號、車型、車身顏色等證據,但因其是報廢套牌車,也給案件的偵破造成了極大的難度。
應對車輛逃避第三者責任險的方法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針對逃避參加第三者責任險危害的宣傳工作,如在人流、車流較多的集市、商業聚集區等地設立宣傳站,建立固定宣傳欄;深入大的有車單位、機關、企業、廠礦開展宣講活動等等,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主動參加第三者責任險保險的氛圍。
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職能作用。通過駕協、交安會、安全村、安全社區等交管基層組織,調整宣傳教育工作重點,針對逃避第三者責任險的問題,交警部門采取定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講座等形式,對駕駛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交警部門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第三者責任險的信息、咨詢等服務。
加大路面查控力度。合理安排部署警力,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尤其是加大農村這個交通管理薄弱環節的管理力度,對那些心存僥幸的駕駛人形成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