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有以下特點:一是,行為人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二是,行為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用了欺詐手段;三是,合同詐騙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合同”主要是指受法律保護的各類經濟合同,如供銷合同、借貸合同等。只要行為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中,其行為具備以上特征,即構成合同詐騙罪。
我國刑法對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列舉了五項具體犯罪情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這是指虛構合同主體,即采用根本不存在的單位或者未經他人允許或委托而采用他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的行為。(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即虛構擔保。在簽訂合同時,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對方當事人的要求,出具合同擔保,這是減少合同風險和保障合同履行的常規做法。這里所說的“票據”主要指的是匯票、本票、支票等金融票據。“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權屬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采用虛構的擔保文件的方式欺騙對方當事人而與其簽訂履行合同,是合同詐騙中一種常見的方式。(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與其簽訂合同的。這是通常講的“放長線釣大魚”。即行為人先以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后,繼續與其簽訂合同,以騙取更多的財物的情況。(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這是指行為人一旦收受了對方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給付的上述財產后,一逃了之的行為。“逃匿”是指行為人采取使對方當事人無法尋找到的任何逃跑、隱藏、躲避的方式。(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是指除了上述規定的四項情形之外的其他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情形。
刑法對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他人財物的犯罪的處刑規定為三檔。第一檔刑為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第二檔刑為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三檔刑為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