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征收土地時,按照規定需要給被征收者一定的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每個有不同的補償標準,此外,不同的土地使用用途,如一般耕地、林地等,補償標準也是不同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是多少錢。
(一)土地補償費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二)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三)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四)不同土地類型補償標準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征地補償價格不一,被征地農民可以在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查詢具體的補償價格。
我想這個問題是很多人在關注的,一般當地都會出臺政策作出明確的規定,不僅是對被征收的土地進行補償,土地上的附著物以及長的青苗都是會得到補償的,畢竟農民是靠種植莊稼為生的。此外,不同的土地類型有不同的補償標準。
?2020年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2020
?2020新拆遷條例規定的土地征收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戶口遷移后原戶口拆遷怎么辦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