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瀆職罪罪名及犯罪構成是什么?
瀆職罪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損害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致使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刑法規定瀆職罪是為了保護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
1、瀆職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2、瀆職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即在國家各級立法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各級司法機關、各級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不包括在國有公司、企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瀆職罪的主觀方面大多數出于故意,少數出于過失,故意與過失的具體內容因具體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沒有目的犯。
二、瀆職犯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瀆職罪是懲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職責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構成此類犯罪,其他人員不能構成。
2、此類犯罪在實踐中都是具體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國家權力或者不履行、不認真履行國家權力的違反自己職責的行為。
我國現行刑法未對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予以明確規定,基于我國現有刑法體系、立法價值的要求以及考慮到司法實踐的需要,過失不能成為濫用職權罪的罪過,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應包括“故意加實含的復合罪過形式”。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我國現行刑法未對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予以明確規定,學界對于該問題的觀點亦未達成共識。
刑法總則第十四、十五條規定了故意、過失兩種主觀罪過,學理上對故意與過失做了進一步劃分: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直接故意;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間接故意;將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界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過失界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我們試圖以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是包含故意、過失抑或二者兼具為標準,將關于濫用職權罪主觀罪過的學說分為兩大類:單一罪過說和復雜罪過說。
有關瀆職罪的犯罪事實認定和具體的判罰情況,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完全的,但涉及到量刑處理的情況,還應當依據造成的犯罪事實后果來進行處理,另外還需要對情節嚴重與情節特別嚴重的情況進行區分,以作出合法的判罰處理。
瀆職罪量刑標準
瀆職罪司法解釋全文
瀆職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2-26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