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立法上看,我國現行偵查監督的范圍不明確、內容不完善。
其一,偵查監督的范圍不明確。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七條分別規定了檢察機關在審查批捕和起訴環節有監督公安機關偵查活動是否合法的職責。現有的法律條文所規定的偵查監督,強調更多的是對偵查活動合法性的監督,而沒有明確將審查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納入偵查監督的范圍。
其二,偵查監督的法律效果不具體。刑事訴訟法只規定了公安機關應當將檢察機關所提糾正意見和執行檢察機關所作決定的情況通知檢察機關,而未進一步明確公安機關拒不糾正違法,或者拒不執行檢察機關所作決定的法律后果,使得糾正偵查違法軟弱無力。
其三,一些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偵查監督方式沒有在立法上予以確認,如提前介入的一些可行性做法。
其四,未明確賦予檢察機關引導、指揮偵查權。具體表現為:第一,法律未賦予檢察機關在自行偵查、補充偵查時有調動公安機關的刑警協助偵查的權力;第二,法律未規定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偵查案件的隨時調閱案件材料權和隨時親臨現場監督權;第三,法律未規定檢察機關有權命令知道案情的刑警出庭作證權。
(二)從司法上看,我國現行偵查監督體系不健全,檢察機關對偵查監督的重要性也認識不足。
現行偵查監督體系的缺陷表現在:
一是檢察機關的審查批捕部門既行使偵查監督職能,又行使立案監督職能,不利于集中精力開展偵查監督工作。因為,如果某一案件是通過立案監督而進入刑事訴訟軌道,該立案監督者在偵查監督中就有可能先入為主,對偵查活動中為獲取有罪證據的某些違法行為予以放縱,從而有損司法公正;
二是檢察機關的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和監所檢察等部門在開展監督工作中各自為戰,缺少溝通,沒有形成體系,相互脫節的問題比較普遍;
三是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在對部分偵查機制改革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如公安機關大力推廣偵審合一改革,旨在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訴訟效率,而檢察機關認為這項改革措施與刑訴法第九十條的規定相沖突,不予支持;
四是偵查監督的方式滯后、被動。現行偵查監督的方式主要是書面審查偵查機關報送的案卷材料,而偵查活動中的違法情況很難反映在案卷材料中,即使犯罪嫌疑人后來向檢察機關反映,也大多因時過境遷無法查實而不了了之;
五是我國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關系,以及偵查機關在偵查活動中的這種“完全獨立性”,決定了檢察機關很難深入偵查活動中,對其實施有效的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