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犯罪與妨害公務罪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條?【妨害公務罪】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妨害公務罪】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zhí)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fā)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zhí)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
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走私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武器、彈藥、核材料或者偽造的貨幣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走私文物罪】【走私貴重金屬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其他貨物、物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本條規(guī)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各款的規(guī)定處罰。
第一百五十二條?【走私淫穢物品罪】以牟利或者傳播為目的,走私淫穢的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書刊或者其他淫穢物品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走私廢物罪】逃避海關監(jiān)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tài)廢物和氣態(tài)廢物運輸進境,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妨害公務的構成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和紅十字會的職務活動。侵犯的對象只能是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履行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或者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zhí)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一般為直接故意。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故意傷害罪與妨害公務罪的適用情況是不同的,在對犯罪事實認定后,如果屬于在妨害公務的過程中造成故意傷害的情況,則屬于兩罪競合的情況,具體情況下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非訴訟法律業(yè)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網(wǎng)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合伙企業(yè)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贍養(yǎng)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yǎng)義務
2021-03-03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xù)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口頭協(xié)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