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賠償是告車主還是告司機
發生交通事故后,雙方不能就賠償事宜協商一致的,事故受害方可以選擇去法院起訴對方,要求索賠。
司法實踐中,如果對方車輛投保保險,可以在起訴狀中將侵權方的司機,車主,以及侵權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一并列為被告,其目的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得賠償。當然也可以只起訴司機和車主。
車主與司機,屬于雇傭關系;在車主承擔對外的全部賠償責任后,如果司機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是故意或有重大過失的,司機應當與車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車主可以向司機追償。
一、最高法《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二、對外賠償的責任,侵權責任法也規定,先由公司承擔:
《侵權責任法》第34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三、用人單位向第三人賠償損失后,可以向員工追償。
1、《工資支付暫時規定》第16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根據上述法規,如果員工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他人造成損害,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員工進行追償。
2、追償的比例,如果雙方在用工協議中明確了對員工職務侵權行為的追償責任及追償比例,可以按照約定履行。
如果沒有約定,或者約定無效情況下,對于員工故意的侵權行為,用人單位可以向員工追償全部的損失;對于員工重大過失的侵權行為,由于員工在經濟地位上處于明顯弱勢,用人單位應對員工的職務行為承擔一定的經營風險,因此,這種情形下的員工職務侵權行為的追償問題應由雙方進行協商,用人單位應承擔較大比例。如果協商不成,雙方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起訴,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公平解決。
在律霸網上有許多專業的律師,交通事故賠償糾紛的時候有不懂可以直接詢問他們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委托代理
2020-12-10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