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導致民事賠償責任產生后,我國的司法實踐表明機動車的所有人和管理人以及機動車駕駛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并且,司法實踐表明機動車所有人和管理人以及駕駛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法理根據是受害人的損害后果是由駕駛人操縱機動車的行為所導致的,由機動車所有人和管理人擁有和管理的危險物所導致的。法律根據為《民法通則》第123條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入、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根據上述法律,機動車導致受害人交通事故民事賠償責任的承擔主體包括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和駕駛入。
只有在例外情況下,機動車所有人和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69次會議法釋[1999]13號規定“使用盜竊的機動車輛肇事,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3次會議法釋[2000]38號規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貨物運輸合同并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交通事故導致對第三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后,受害人依據上述《民法通則》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可以向機動車所有人和管理人或者駕駛人單獨要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也可以要求他們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一般來說機動車所有人和管理人承擔責任的財務能力較強,受害人單獨起訴駕駛人的較為少見,但是受害人與機動車所有人和管理人具有某些特殊關系或者基于特殊考慮時,受害人單獨起訴駕駛人并獲得勝訴的判例是存在的。有時即使受害人一并起訴駕駛人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時,也存在法院判決駕駛人單獨承擔賠償責任的案例。同時,在確定駕駛人和所有人、管理人向受害人承擔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的判決生效后,法院可以依生效判決單獨強制執行駕駛人、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財產,也可以連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過渡安置費是什么
2021-03-12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