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生和范女士2003年8月登記結婚。結婚前,董先生的父母出資為董先生購買了一套位于昌平區東小口鎮天通苑的一處房屋,產權登記在董先生名下。
董先生訴稱:婚后,妻子向自己提出,將雙方居住的房屋產權贈與她一半。董先生就將原本屬于他自己個人財產的房屋變更為自己和妻子范女士的共同財產。誰知,在辦理產權登記后不到2個月后,妻子就向他提出離婚。在遭到董先生拒絕后,范女士向法院起訴離婚,雙方隨后開始分居。董先生認為,范女士和自己離婚的想法由來已久,為了達到分割自己個人房屋的目的,范女士才對自己假意示好,并以虛假承諾騙取自己的信任,誘使自己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將房屋產權贈與其二分之一,依照法律規定,這應當屬于可撤銷的合同。因此,他訴至法院,請求法院撤銷自己對范女士的房屋產權一半的贈與。
庭審中,被告范女士辯稱:原告董先生所述的不是事實。董先生和自己的贈與是合法自愿的,董先生是因為和自己在夫妻感情惡化后,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才提起的訴訟的。范女士認為,董先生此舉的目的是污蔑自己,因此希望法庭駁回其訴訟請求。
最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原告董先生將登記在自己名下的房屋變更為原告及被告各占50%份額,被告表示接受贈與并辦理了產權過戶手續,雙方達成的《贈與合同》已履行完畢。該《贈與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也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此是合法有效的。
現在原告主張被告欺詐,但原告提供的證據并不足以證明其主張,因此對原告的主張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表示自己存在重大誤解,而原告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辦理房屋所有權過戶手續及后果等事宜理應知曉,原告所述存在重大誤解一節不符合常理,法院不予采信。
關于《贈與合同》顯失公平一節,因原、被告是夫妻關系,訴爭房屋雖是以原告名義婚前購買,但有部分銀行按揭是在原告與被告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償還的,因此訴爭房屋變更登記為原告與被告各占50%份額的結果,并不構成顯失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安抗辯權應承擔什么義務
2021-02-20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