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車公用”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各種各樣,但按照損害對象劃分,大致可以將“私車公用”發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損害分為以下三類:一是職工本人或職工的車輛遭受了損害;二是第三者人員或第三者財產遭受了損害;三是同乘人員遭受了損害。
1、事故造成職工本人或職工車輛損害?
法律上,“私車公用”期間發生事故,造成職工負傷、殘廢或死亡,都屬于因工負傷、殘廢或死亡,并應享受因工負傷、殘廢或死亡的待遇。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有明確規定,即只要是非上下班途中因公受傷害,不管責任大小,就能享受工傷、工亡的相關待遇。而職工駕駛車輛正常上下班雖不屬于“私車公用”,但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職工本人上下班途中駕駛自有機動車發生事故造成本人受傷、死亡,職工本人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不能認定為工傷、工亡,其余則可以認定為工傷、工亡。保險公司賠償上,因考慮到人的生命、身體無價性,“私車公用”發生交通事故,無論職工本人承擔何種責任,其都有權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公司賠償。
而對于職工在執行公務時造成本車車輛發生損失,司法實踐中參照《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除保險賠償外其余損失最終應由單位承擔。
2、第三者人員或第三者財產遭受損害?
在車輛事故造成第三者人員或第三者財產損失時,明確了職工“私車公用”的性質,即其到底是個人行為還是職務行為的基礎上,該損害責任承擔主體就顯而易見了,按照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保險公司理賠后,該職工因履行職務的駕車行為所產生的其余法律后果均應由單位承擔。
3、車輛同乘人員遭受損害?
如同上述案例,若同車乘客小吳與車主小徐為同事,且一起去辦理公務,那么小吳所遭受的損害當然也屬于工傷,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和交通事故保險公司雙重賠償。若小吳為其他非公司職工的乘客,則由車主或駕駛員承擔責任,同時按照《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之規定,該職工因履行職務的駕車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最終應由單位承擔。本案中,小吳為某市政管理單位實習員工,未參加工傷保險,只能按照后一種情況向保險公司和實習單位索賠。
4、“私車公用”者存在過錯?
“私車公用”者無過錯,其損失在工傷賠償和保險賠償后的剩余部分,最終由接受車輛服務的單位買單。
但是,如果“私車公用”者存在過錯,如無證駕駛、醉酒駕駛等行為,造成同乘人員或者第三者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的相關規定,最終的責任承擔者應該是有過錯的無證駕駛者、醉酒駕駛者,但是為保障受害方利益,受害方仍然有權利要求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單位賠償后再向過錯方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