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虛假訴訟?
虛假訴訟是一個法律名詞,俗稱“打假官司”,指民事訴訟的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通過虛構事實、偽造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欺騙法院作出錯誤裁判、執行的方式獲得非法利益。
二、哪些案件容易高發虛假訴訟?
1.民間借貸案件;
2.被告為資不抵債的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其財產已經進入法院執行拍賣程序;
3.改制中的國有、集體企業為被告的財產糾紛案件;
4.政府規劃拆遷區范圍內的公民作為訴訟主體的分家、析產繼承、買賣等案件;
5.提起離婚訴訟前的某一時期,夫或妻一方經法院裁決債務案件異乎尋常多的離婚案件;
6.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案件;
7.其他可疑的案件。
三、如何識別虛假訴訟?
一“查”:調查原、被告是否存在親屬關系或者其他親密關系、訴訟事實及理由是否明顯不合理,證據是否明顯偽造等;
二“聽”:參與或者旁聽庭審確認庭審情況。原、被告會擔心庭審時疏漏出錯,一般不親自出庭訴訟,由其代理人出庭應訴,而且被告一方幾乎不作任何抗辯,是一個非常“和諧”的庭審過程;
三“看”:虛假訴訟案件的最終目的是逃避債務、轉移資產,所以此類案件普遍調解結案,雙方當事人經常表現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很快便達成和解,執行財產。
四、如何打擊虛假訴訟?
自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起,虛假訴訟行為可以虛假訴訟罪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的規定,虛假訴訟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1.只有“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才有可能構成虛假訴訟罪。“捏造”是指憑空捏造,如果糾紛事實客觀存在,只是對非關鍵部分的事實進行夸大、虛構或者濫用訴訟權利惡意訴訟的,都不構成本罪。其次,必須是民事訴訟領域的事實,如果在刑事訴訟領域捏造事實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可以以誣告陷害罪論處。
2.實施虛假訴訟的行為,還要造成“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結果,才構成犯罪。“妨害司法秩序”主要是指司法機關多次審理、調查取證等耗費了大量的司法資源,或者因此法院作出錯誤的裁判、執行。“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是指造成對方當事人或者利益相關人員為了應訴而花費不必要的費用,比如訴訟費、律師費、鑒定費、差旅費等,或者導致上述人員生產、經營困難等情況。
3.實施虛假訴訟的行為,并且“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罪從重處罰。”所謂的“其他犯罪”,主要是指詐騙罪、職務侵占罪、貪污罪等侵犯財產型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土地要收回嗎,土地征收規定是什么
2020-12-01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