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尋釁滋事、聚眾斗毆、故意傷害
司法實踐中,認定尋釁滋事罪,應具體把握其與聚眾斗毆罪和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一、尋釁滋事與聚眾斗毆的區別
1.是否有聚眾的行為。聚眾斗毆的行為人必須都明知自己的犯罪故意的內容,具有共同斗毆的目的而故意共同實施,行為表現統一性、一致性和針對性。且體現為很強的聚眾性。這里的聚眾一般是指一方糾集三人以上,但沒有要求雙方均達到三人以上,同時從立法本意來看,雙方必須都有聚眾的故意和行為。而尋釁滋事罪在人數上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并不要求必須在三人以上。
2.是否有較為明確的犯罪時間、地點、對象。聚眾斗毆在糾集人員的同時,對斗毆的實施時間、地點都是事先確定,并通知了對方,犯罪的對象是明確的。而尋釁滋事罪如果系二人以上共同犯罪,則表現犯罪對象的隨意性,沒有事先的準備,往往表現為隨意糾集幾人,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
3.暴力的程度不同。聚眾斗毆對暴力的程度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或積極參與者參與了聚眾斗毆即構成本罪。尋釁滋事罪毆打他人則有特別要求,即毆打他人“情節惡劣”方構成犯罪。所謂“情節惡劣”是指隨意持械毆打他人;隨意毆打他人手段殘忍,造成被害人輕傷后果;隨意毆打多人多次或以未成年人為毆打對象或以打人為樂引起公憤;隨意毆打他人,引起被害人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二、尋釁滋事與故意傷害的區別
1.從犯罪的行為目的與動機來看。尋釁滋事的動機不外乎尋歡作樂、耍威風、逞強好勝,即所謂的無事生非。比如,行為人打人毀物,只是為了逞強爭霸、發泄不滿或是報復社會,其目的性不強,行為發生的場所和手段都很隨意。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動機比較復雜,其目的性較強,就是傷害對方身體健康。
2.從犯罪的起因來看。尋釁滋事是“無事生非”,有違常理,在具體的案件中,行為人毆打他人往往都有相應的理由,但要么是假設,要么荒唐可笑,在公眾看來往往是“強盜邏輯”,沒事找事。而故意傷害往往是事出有因。區分“無事生非”與“事出有因”應當以正常人的常識而不是行為人的認識為判斷標準。
3.從犯罪對象是否特定來看。尋釁滋事罪往往是隨意選擇侵害對象,行為人往往有打人取樂、抖威風的動機。而故意傷害罪往往是刻意選擇侵害對象,目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侵害對象可以是特定的多人,也可以是特定的某一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堆放砂石引發交通事故要賠償起訴狀
2021-01-09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土地管理法
2020-12-25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