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甲于2012年購買一大型貨車用于運輸業務,在A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保險及不計免賠險。2014年6月的一天,甲駕駛該車在運輸途中與乙發生交通事故,經交通警部門認定,甲負事故的次要責任,乙負事故的主要責任。經物價部門鑒定,甲車輛損失19萬元,雙方就車輛損失如何賠償調解無果,甲將乙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車損19萬元的70%即13.3萬元,法院判決后生效后因乙損失嚴重無力賠償,法院裁定終結執行。甲向保險公司理賠時,保險公司僅按責任比例給付了保險金19萬元的30%即5.7萬元。甲認為賠償不合理,就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后在開庭過程中,A保險公司仍然主張只能賠償車輛損失的30%,另外70%應由乙賠償,理由是按保險條款約定,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造成車輛損失的按責任比例給付保險金,保險車輛負主要責任的賠償70%,同等責任的賠償50%,次要責任的賠償30%。
問:A保險公司的主張是否合理?
律師認為:保險公司的主張沒有道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之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由此可見,合同是約定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協議,第三人不受合同的約束,合同當事人不得向第三人主張合同設定的權利,也不得向第三人設定義務,僅在特定情況下涉及第三人,如《合同法》第73、74、75條規定的代位權和撤銷權。
保險合同中的車損險條款就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的當被保險車輛因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時由保險人就車輛損失予以賠償的協議,本案中保險條款對此都作出明確的約定,并且約定被保險車輛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保險事故時,保險人在賠償被保險人后有向第三人追償的權利。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被保險人對車輛損失主張權利的對象有選擇權:一是按責任比例分別向保險公司和第三人要求賠償:二是根據保險合同全部向保險合同要求賠償,但不放棄對第三人行使賠償的權利,給保險合同行使代位追償權留下空間。
這是因為:1、“根據《保險法》第60條之規定及保險條款的約定,保險車輛因第三人之損害而發生保險事故,造成保險車輛損失的,保險人在賠償被保險人后可以在賠償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請求賠償的權利。”保險合同之所以這樣約定,完全是遵循了合同的一個重要特征——合同的相對性原理。2、甲、A保險公司是車損險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合同內容約定了當保險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失時,由保險人進行賠償,所以甲的車輛因乙的行為造成損害,甲有權向A保險公司理賠;3、至于保險條款中約定的“保險人按保險車輛在事故中的責任比例給付保險金”與保險條款中約定的“保險車輛因第三人之損害而發生保險事故,造成保險車輛損失的,保險人在賠償被保險人后可以在賠償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請求賠償的權利”并不矛盾,其內容是指保險公司賠償被保險人的車輛損失后,有權根據第三人在事故中的責任按比例向第三人追償。本案中A保險公司在全部賠償甲19萬元后,可向乙追償19萬元的70%即13.3萬元。
【法律解釋】
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下列行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2.負事故同等責任的:亡三人以上;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三十萬元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期間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21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買的新房應如何進行驗收
2021-01-16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事故責任以及事故責任認定書
2020-11-24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