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罪與幫助毀滅證據罪的區別有哪些
首先,兩者包庇的對象不完全相同。前者僅指“犯罪的人”;后者則為“當事人”,既包括刑事案件的自訴人、被告人、被害人、也包括民事、行政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范圍更寬;
第二,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完全相同。前者表現為犯罪人提供隱蔽處所、財物,幫助其逃逸或者作假證明的行為;后者表現為幫助當事人毀滅證據或者偽造證據,且情節嚴重的行為。
第三,社會危害程度不同。實施包庇罪的行為人一般系在公安司法機關未偵破案件、未發現、未確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況下,向公安司法機關作假證明,擾亂司法工作的正常進行,可能導致錯失案件的偵破時機,擾亂偵查方向,影響證據的收集,可能使犯罪分子逍遙法外,繼續危害社會,無辜者遭受不白之冤,社會危害程度與僅僅針對證據實施的毀滅、偽造行為更為嚴重,因此刑法規定了較重的法定刑。如果行為人同樣是采取幫助當事人(被告人)毀滅證據,在這種情況下,區分兩罪的關鍵,就在于行為人是否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即如果行為人幫助隱匿、毀滅、偽造證據,并且作假證明包庇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則構成包庇罪;如果行為人以毀滅、偽造證據方式幫助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情節嚴重的,但沒有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則構成幫助毀滅證據罪。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客觀行為表現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且情節嚴重。所謂毀滅證據是指使證據完全消滅或者完全喪失證據的作用。如燒毀足以證明案件事實的書證、物證,清除犯罪現場的痕跡等。所謂偽造證據是指制造虛假的證據,如制造虛假的書證、物證或者視聽資料等。
現行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的包庇罪,客觀行為表現為作假證明包庇犯罪人。作假證明包庇犯罪人,主要是通過偽造、變造證據、隱藏證據、毀滅證據的方式。包括制造虛假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偽造犯罪現場等。
可見,包庇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相同,在侵犯的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也存在著相互包容、交叉的關系。但是,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包庇罪與幫助毀滅證據罪的區別有哪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與共同犯罪
2021-01-27醫療事故分幾級呢
2021-02-12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