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和標準,主要見于《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及司法解釋,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審理人身損害解釋》)對賠償的數額以及計算方式、標準規定得比較明確具體,所以,該司法解釋是目前審理人身損害(包括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據。
在具體賠償項目和、計算方式、標準等問題上,審判實踐中,在如下幾方面有一定的爭議。
1、殘疾賠償金及死亡賠償金。
(1)殘疾賠償或者死亡賠償同命不同價爭議。
一命二價,是近年來社會輿論的熱點問題,也有全國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提過要實行同命同價,取消城鄉差別。根據傳統的司法實踐,該二項賠償標準均以受害人的戶籍為標準,來確定按城鎮或者農村標準來計算賠償金。
2006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答復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結合受害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因素,確定適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的標準。本案中,受害人唐*亮雖然農村戶口,但在城市經商、居住,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2006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印發該復函予全國各地高級法院,參照適用。)
以上函復后,雖然賠償標準仍有城鄉差別,但是不再以戶籍來確定賠償標準,而以經常居住地及生活來源地來確定賠償標準,這無疑是一大進步。
(2)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死亡賠償金。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否賠償死亡賠償金,在廣西的司法實踐中現在基本是統一了,即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不再支付死亡賠償金。這一作法的直接依據是廣西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工作的通知》(桂高法【2007】84號),該《通知》出臺后,一度給司法判決造成混亂,各地法院經過一段時間對《通知》精神的領會,現基本不再支付死亡賠償金。
針對廣西高院的《通知》,筆者認為來源于如下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根據該條,死亡賠償金屬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性質,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從上面的規定看,很顯然法院將死亡賠償認定為精神賠償性質,而在我國現行司法實踐中,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不支持精神賠償的。而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2)17號的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就意味著,如果刑事被害人的親屬選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民事賠償的,將無法得到死亡賠償金且無權單獨再就精神損害賠償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另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桂高法【2007】84號)通知中,同樣是具有“精神損害撫慰金性質”的殘疾賠償金卻未作規定,所以在現在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司法實踐中,筆者遇到的案例基本上還是支持殘疾賠償金的。這就出現了同樣性質的兩種賠償項目,一種不能得到支持,而另一種卻可以得到支持,這與法理是不符的。
筆者認為,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支持死亡賠償金的作法,對被害人方是極不公平的,本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一方所受到的傷害就是巨大的,而且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執行不是一般的難。如果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過程中不支持死亡賠償金,被害人所能提的賠償數額是微不足道的。而如果要提死亡賠償,只有放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全部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會先刑后民,即刑事判決后再審民事案件,這時被告人已被判處刑罰,一般不會主動履行判決,即使人民法院判決支持了死亡賠償金,權利人可能也只是拿到一紙無法執行的判決書,其權利很難實現。而且,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原告是要預交訴訟費的,這樣就可能會出現,被害人一方不僅未實際和到分文賠償,還很有可能支付不小的一筆訴訟費以及律師費用。
前幾天看《桂林晚報》(2009年4月15日第五版)有一篇報道《小伙拿酒瓶猛擊朋友頭------朋友被擊身亡,小伙被判無期酒喝多了,這就是代價,希望大家引以為戒》“法院審理認為,蔣某因猜拳喝酒與人發生爭執,而持酒瓶猛砸被害人頭部,雖沒有打死被害人的故意,但客觀上已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嚴重后果,其行為已觸犯刑法,依法判處蔣某無期徒刑,并附帶民事賠償1.7萬余元。”這個案例顯然也是沒有支持死亡賠償金的,而現在已經進行了附帶民事判決了,這就意味著原告方不能夠再就死亡賠償金單獨提起民事訴訟。這是什么概念呢,用老百姓通俗的話說,這個案件的死者的一條命就值1.7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款發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11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回遷房有居住期限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