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人民法院應告知當事人在具備傷殘評定條件時向具有資格的傷殘鑒定機構申請評定傷殘等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對傷殘評定結果的審查,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有關鑒定結論的規定。
3、受害人的戶口在農村,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準對待。
4、對現役軍人、香港、澳門、臺灣同胞和華僑、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人身損害賠償,按照城鎮居民的有關標準計算賠償數額。
5、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康復必需的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6、被扶養人的年齡男性在十八周歲以上、六十周歲以下,女性在十八周歲以上、五十五周歲以下的,賠償權利人應提供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或縣級以上人民醫院出具的證明,同時應提供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證明其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書面證明。
7、交通事故死亡人員身份不明,肇事方同意賠償的,死亡人員按照城鎮居民的標準計算賠償費用。經法醫鑒定死亡人員男性年齡在二十三周歲以上、六十周歲以下,女性在二十一周歲以上、五十五周歲以下的,被扶養人推定為1人,被扶養人生活費計算10年。“無名尸”的損害賠償費用交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提存。
8、人民法院拍賣交通事故車輛所得價款,在優先用于支付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金后再支付車輛保管費。
9、人民法院受理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準收取案件受理費。當事人確因經濟困難不能按時足額交納訴訟費用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免交。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決定是否緩交、減交或免交。
10、在交通事故中需承擔民事賠償義務的境外來華人員,離境前應當履行賠償義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11、人民法院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后,可以向處理該案的公安機關發出調卷函或者由辦案人員持調卷函調閱公安機關處理該案的全部案卷。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依照《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九條的規定辦理。一審宣判以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一審法院可以將該卷宗隨案移送二審法院。二審法院審理終結后,應將該卷宗隨案退回一審法院。一審法院在收到該卷宗后,應在3日內將該卷宗退回公安交通管理部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