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的職務犯罪主要是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黨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當中的威信的,因為正常情況下國有企業本應該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的。可現階段,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職務犯罪類型也非常的多,包括瀆職,受賄,挪用公款等,這些都是表現特別突出的。
一、國有企業職務犯罪類型主要是什么?
一是貪利型國企職務犯罪。
貪利型犯罪是行為人在貪利動機驅使下,通過實施多種形式的犯罪獲取財產性利益的行為。所涉及的罪名有: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非法經營罪、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為親友非法牟利罪。貪利型國有企業職務犯罪的每一個罪名的行為方式都具有多樣性特點:侵吞、竊取、騙取是貪污的典型手段;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自己的親友進行經營,以明顯高于或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自己的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采購或銷售商品,亦或是采購偽劣商品是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的主要行為手段;
二是瀆職型國企職務犯罪。
雖然瀆職型國企職務犯罪的發案率低于貪利型,但諸如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瀆職、失職的犯罪對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人民利益所帶來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覷。所涉及的罪名有: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濫用職權罪、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分析每一個國有企業瀆職型職務犯罪的案例,犯罪心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除主觀故意的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外,行為人要么存有投機心理,要么存有僥幸心理,要么存有功利心理,要么存有前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心理。
三是單位福利型國企職務犯罪。
將具有群體特點的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歸類為單位福利型犯罪,我國刑法中有160多個單位犯罪的罪名,國有企業經常觸犯的有40多個罪名,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虛假廣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私分國有資產罪等,同是單位犯罪在刑事責任的承擔上卻是既有雙罰又有單罰,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私分國有資產罪這兩個罪名就是單位犯罪只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不處罰單位。實踐中,單位犯罪所得收益基本上是用于單位福利,很少用于發展生產。而單位福利是單位所有成員或絕大多數成員都能得到的好處,這就導致這一類國有企業職務犯罪被單位職工所認可,以致一些私分國有資產的犯罪甚至是不加掩飾地公開進行。一定意義上看,遏制單位福利型的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比遏制其他類型的國有企業職務犯罪難度更大。
二、 職務犯罪表現形式
1、 瀆職侵權犯罪主要表現
不正確履職放縱違法犯罪;違法、越權處理公務;執法監管監察不作為;以罰款代管、代刑;野蠻執法;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違法違規發放相關證照;賄選、騙選、破壞選舉等。對瀆職侵權犯罪認識上的存在錢只要自己不揣腰包就沒有問題、瀆職侵權犯罪最多就是工作失誤、平庸不是錯自己什么也不干就不會犯罪等認識上的誤區,導致重視不夠,易發生瀆職侵權問題。
2、賄賂犯罪主要表現
權力資本化,包括入干股,少投資多收益等;權力期權化,事先約定,離職后收錢。自己用權,家人、親友收錢;辦事后收取感謝費;賭博時接受行賄人出資墊底錢。賄賂犯罪已經成為職務犯罪中最突出的類型,犯罪的表現形式也是在不斷變化.
小編簡單的把目前國有企業職務犯罪的類型通過了以上三點給大家進行了概括,綜合起來的話就是瀆職,貪利和單位福利型這幾種。我們就拿其中職務犯罪當中的瀆職類型來說,像是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這都是人們對于某些國有企業當中干部領導人員的印象。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民事賠償都有哪些規定?
對于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法定代表人需直接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運輸合同中稅款由誰承擔
2020-11-22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