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對于本罪在司法實踐中該如何認定呢?犯本罪的又該如何量刑?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什么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國家稅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2、客觀要件:客觀方面表現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所謂應征稅款,是指稅務機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稅種稅率應當向納稅人征收的稅款。
所謂不征,是指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明知納稅人應當繳納稅款,但是不向其征收,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決定納稅人免繳稅款。
所謂少征,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向納稅人實際征收的稅款少于應征稅款,或者明知不具備減稅條件,弄虛作假擅自決定減稅的。
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表現在稅收征管的各個環節中,如稅務登記、帳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包括稅款的繳納、退還、補繳和追征、稅收減免、應納稅額的核定、納稅擔保)以及稅務檢查,稅務工作人員只要在上述各個環節中違背事實和法律、法規。濫用征管職權,搞虛假稅務登記,涂改帳簿,偽造納稅憑證、擅自減少應納稅數額等,都是徇私舞弊行為。
3、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必須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的損失。
即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雖然有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但并未因此而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便不構成犯罪,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應該是指行為人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的稅款,由于主客觀原因,國家無法再實際予以征收。如果行為人不征或少征的應征稅款,稅務機關發現以后,依法征收并如數收歸國庫,那么則不能認為行為人不征或少征的應征稅款已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從而不認為成立犯罪。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要件是特殊主體,是履行征收稅款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即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
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也就是指在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和稅務所中代表國家依法負有向納稅人或納稅單位征收稅款義務并行使征收稅款職權的人員。
4、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即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明知自己不征或者少征稅款的行為,破壞了有關稅收管理法規,會給國家稅收造成嚴重損失,仍然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司法實踐中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如何認定?
1、區分本罪與偷稅罪的界限
偷稅罪,是指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稅款,偷稅數額達到一定程度或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行為。一般而言,它與本罪在犯罪主體、犯罪的客觀表現、犯罪的主觀方面等內容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但當出現偷稅罪的共犯時,則有可能造成相互混淆的現象。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如果與偷稅人相互勾結,故意不履行其依法征稅的職責,不征或少征應征稅款的,應該將其作為偷稅罪的從犯來論處。但如果行為人知道了某人在偷稅,出于某種私利,而佯裝不知,對偷稅犯罪行為采取放任的態度,并因此不征或少證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只能認定構成本罪。
2、因收受他人賄賂而不征或者少征稅款,屬牽連犯,應根據行為人的犯罪事實、情節,擇一重罪從重論處。
3、如果稅務人員與偷稅、逃避欠稅的犯罪分子要勾結,而不征或少征應征稅款,應當按照刑法共同犯罪的規定處罰。
三、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如何量刑?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是指造成國家稅收流失數額特別巨大,后果特別嚴重的情形。
如何認定和量刑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能對您有幫助。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犯罪主體是稅務人員,如果不是稅務人員不會構成本罪,還要注意本罪與偷稅罪的區別,如果您遇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建議先咨詢專業的刑事律師。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轉業軍人需要更換結婚證嗎
2021-01-06醫療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0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農民如何在征地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征地流程有哪些拆遷補償項目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