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四百零四條規定: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從法律規定看,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是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稅務工作人員徇私舞弊行為。主要表現為:
一是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進行的。所謂利用職務之便,是指利用職權或者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職權是本人職務范圍內的權利;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是指雖然不是直接利用職權,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
二是必須有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應征稅款(種類、數額)的確定應根據稅法的具體規定進行。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表現在稅收征管的各個環節中。如稅務登記、帳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包括稅款的繳納、退還、補繳和追征、稅收減免、應納稅額的核定、納稅擔保)以及稅務檢查。稅務工作人員只要在上述各個環節中違背事實和法律、法規、濫用征管職權,搞虛假稅務登記,涂改帳簿,偽造納稅憑證,擅自減少應納稅額等,都是徇私舞弊行為。本罪的行為方式屬于不作為的犯罪,“不征”是不作為,“少征”雖然征收一部分,但還有一部分應當征收的沒征收,就未征收的部分而言,“不征”也是一種不作為。
三是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必須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的損失。“重大損失”在司法解釋中已有規定,根據1999年9月16日高檢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為徇私情、私利,違反規定,對應當征收的稅款擅自決定停征、減征或者免征,或者偽造材料,隱瞞情況,弄虛作假,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損失累計達10萬元以上的;
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不滿10萬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賄賂或者其他惡劣情節的。不征、少征應征稅款的行為必須造成“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后果,才能構成犯罪,因此,本罪是結果犯。對于多次不征或少征稅款,未經處理的,不論不征或少征的對象是否同一納稅人,不征或少征的數額應當累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拆遷補償安置人口的規定
2020-11-23從一塊地到一套房,這期間開發商究竟需要付出多少錢
2021-02-28拆遷安置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區別
2020-11-15房屋拆遷項目招投標實施要求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