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達州律師 通化律師 貴州律師 衡水律師 松原律師 貴陽律師 撫順律師 無錫律師 朝陽律師 承德律師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征地拆遷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伴隨而來的則是拆遷矛盾和拆遷糾紛的不斷增長,確保征地拆遷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健全征地拆遷信訪工作,做好征地拆遷工作應急預案,從而穩控征地拆遷工作,防止事態擴大。為便于大家參考使用,律霸小編在此將為您整理了征地拆遷工作應急預案范本。
征地拆遷工作應急預案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因征地拆遷工作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平安xxx"、"和諧xxx"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信訪條例》,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 本預案主要適用于因征地拆遷工作引發的到黨政機關及重要場所聚集、阻塞交通、非法占據公共場所等群體性上訪事件的預防、預警及處置工作。
第三條 根據群體性上訪事件的人數規模、影響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發展趨勢等,將群體性上訪事件劃分為一般(上訪人員在5人以上20人以下的)、較大(上訪人員在20人以上50人以下的)、重大(上訪人員在50人以上的)三個等級。
第四條 征地拆遷應急預案工作遵循"統一領導、預防為主、屬地管理、快速反應、依法辦事、加強教育、果斷處置"的原則,確保應急處置工作規范、有序。
第五條 應急預案是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應急處置體制,基本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突發群體性上訪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第六條 在突發群體性上訪事件處置工作中,要切實抓好三個重點環節:一是迅速開展先期處置,快速反應、果斷處置,全力控制事態發展。二是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資源與力量,有序開展現場處置工作。三是加強協調配合,各單位在處置過程中要在各司其職的前提下,服從統一指揮,搞好銜接配合。
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
第七條 成立xxx征地拆遷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蘇衛哲書記為組長,單華昌鎮長為副組長,成員為鎮政法委、鎮建管所、鎮國土所、鎮城管中隊、鎮衛生院、鎮財政所等部門負責人。 領導小組職責是:研究確定處置全鎮信訪穩定突發事件重大決策和指導意見;部署和總結年度突發信訪事件處置工作;指導全鎮突發信訪事件預防、應急處置等工作并檢查落實情況;在發生較大、重大突發信訪事件和特殊突發信訪事件時,決定啟動xxx信訪穩定工作應急預案。
領導小組下設應急處置工作辦公室,應急處置工作辦公室設在鎮政府辦,辦公室主任由副鎮長趙杰兼任。
應急辦公室職責:
1、現場接待、疏導上訪人員。
2、負責聯絡、協助相關村、部門做好接待處置現場的秩序維護工作。
3、收集、整理并報告群體性上訪事件的信息和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督查落實處理意見。
4、對在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上訪事件工作中因失職、瀆職或其他原因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按照有關規定提出給予通報批評或者行政處分的建議。
第八條 為有效處置群體性上訪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根據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調度,協調配合做好處置工作。各成員單位職責:
(一)鎮政法委:負責全程協調指揮公安、交警、交通等治安管理單位。迅速組織對現場及周邊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保障應急處置工作正常開展,保障社會秩序穩定。對圍堵鎮政府機關大門、攔截公務車輛、超過規定時間仍滯留現場、醉酒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等人員依法帶離現場。對打、砸公物,侮辱、毆打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等違法人員依法采取相應強制措施。依法使用錄音、攝像等手段進行現場取證,為妥善處置和事后依法處理提供有效證據。負責網絡輿情監控、分析和處置。
(二)應急處置工作辦公室:負責接待上訪人員,對集體上訪的,引導上訪人選舉代表到信訪接待場所反映問題。及時了解事情起因、群眾的要求,通知責任單位到現場接待上訪人員。通知派出所及相關部門到場維持秩序。
(三)鎮衛生院:負責安排急救車輛,對上訪過程中有生命危險的人員進行急救,將精神病人、傳染病人帶離信訪接待場所。
(四)宣傳辦公室:負責鎮內外新聞媒體輿論輿情引導,不發生惡意惡性媒體炒作事件。
信訪人所在的村和反映訴求所涉及的責任單位,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到信訪接待場所接訪,做好矛盾化解和勸返工作。
第九條 各村、各部門要根據轄鎮內人口分布情況,以村和部門為單位成立處置越級集訪問題應急工作小組,由村長或部門負責人負責,主要職責是協調派出所、聯防隊等處置本村和部門范圍內出現的集訪問題,一旦形成集訪,及時跟蹤、攔截,采取一切措施,堅決把集訪群眾勸阻在村,化解在基層。
第三章 預警機制
第十條 鎮應急辦及各村、各部門要建立經常性分析預測機制。加強對征地拆遷問題來信來訪的綜合分析,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對各類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事件的因素,定期分析、研究,及早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置預案,預防在先,準備在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對存在群體性上訪事件苗頭的重點村、重點部門要及時通報并提出工作要求。
第十一條 各村、各部門要建立經常性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機制。認真貫徹實施國家《信訪條例》,政策、法律、法規,暢通信訪渠道,維護信訪秩序,加強協調配合,建立預警聯動機制。引導群眾自覺遵紀守法,履行義務,規范信訪行為,自覺維護正常工作秩序。
第十二條 各村、各部門要建立信訪信息搜集報送機制。建立快速、高效、靈敏的應急信息網絡,保證信息渠道暢通。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后,相關村、部門要迅速向應急辦報告情況。同時,事發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在第一時間向鎮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鎮分管領導、應急辦主任報告信息。信息報告內容包括:
1、發生的時間、地點、參與人數、主要訴求等基本情況;
2、事發地相關部門和單位已做的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3、已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發展趨勢;
4、需要報告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 鎮應急辦接到預警信息后應迅速核實情況,情況屬實的,事發地村和有關部門在迅速上報信息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立即擬訂相應工作措施,及時、有效地開展先期處置工作,控制事態發展,將事件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根據防控情況及時調整措施,視情況安排人員、物資、資金和技術裝備,防止事態擴大。
第四章 應急響應
第十四條 重大群體性上訪事件響應: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本預案,領導小組組長、應急辦人員迅速開展處置工作。同時,將有關情況上報鎮政府主要領導,相關單位和部門同時做好勸返和疏散工作,現場將上訪人員疏散到指定的接待場所。
第十五條 一般群體性上訪事件響應:由事發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現場處置工作,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鎮應急辦。 處置有困難的,請示鎮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第五章 群體性事件形成前應急處置工作程序
第十六條 越級集訪形成前各村、各部門重在預防,防止集訪問題形成。
1、各村、各部門在實施重大決策前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要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充分集中群眾的智慧,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不得盲目決策,人為引發群眾集訪。
2、對易引發矛盾的重大決策,各級領導在作出決策前要依據有關政策規定,認真做好解釋和宣傳發動工作,在絕大多數群眾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實施。
3、對一些群眾一時不理解、不支持的重大決策,各部門要制定出周密的處置預案,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公開度和群眾參與度,確保各項政策的出臺得到絕大部分群眾的認同。
4、認真排查可能引發群體性矛盾的線索,及時獲取信息,掌握集訪發展趨勢和其他動態信息。周密制定處置集訪預案,保證將可能引發的集訪化解在基層。
5、各村和部門要充分發揮信息網絡的作用。要建立健全信訪信息網絡,一旦獲得可能形成集訪的信息,要在第一時間報送信息,做到特事特報,急事急報,信息準確。
第十七條 越級集訪一般都有一個由村(單位)到鄉(部門)到鎮以上的漸進過程,當得到集訪信息或發現集訪的苗頭后,有關村和部門必須在第一時間向鎮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和鎮條線分管領導報告集訪人數、行進方位、到達地點以及反映的主要問題,并做好以下工作:
1、跟蹤。驅車跟隨越級集訪群眾,便于掌握動向、信息。
2、勸阻。根據越級集訪群眾反映問題的性質、現場群眾情緒的變化,在向上級領導報告的同時,注意因勢利導,做好說服教育和勸阻工作,爭取在途中化解矛盾。
3、疏散。經勸阻,集訪群眾回到村或部門后,要及時將群眾疏散回家。對部分群眾雖答應回家但仍聚集在一起議論的,要引起高度重視,防止再次越級集訪或醞釀下次越級集訪。
4、接待。根據現場勸阻時承諾按時接待群眾,接待時注意觀察群眾情緒,掌握群眾對接待的滿意程度,以及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動。
第六章 群體性事件形成后現場處置程序
第十八條 對5人以上20人以下的群眾集訪,由信訪辦負責正常接待,按照處理和解決信訪問題的原則,動員和教育信訪人到有關村或部門反映和解決問題。必要時可以召集有關村或部門現場會辦答復來訪群眾;對20人以上的群眾集訪,各有關村、部門主要領導以及鎮條線分管領導必須到場接待群眾;對50人以上的群眾集訪,鎮條線分管領導必須到場接待群眾;對越級到縣以上機關的集訪,鎮條線分管領導要及時跟蹤勸阻,勸阻無效的應提前到達縣以上接待場所接待群眾,認真負責地做好有關問題的解釋工作。在處置過程中要安排專人負責調查取證和記錄。具體處理原則、分工如下:
1、對有理有序文明上訪反映問題的,要熱情接待,督促有關村和職能部門及時解決合理問題。對有理無序上訪的,要先治理好上訪秩序,待上訪秩序正常,再進行接待,幫助上訪群眾解決問題。對無理無序上訪執意圍堵黨政機關大門,干擾正常機關工作秩序的,要進行制止,態度鮮明的依法處理,規范信訪行為,決不能給無理無序上訪人造成"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錯覺。
2、凡發生來鎮大規模的群眾集訪,鎮派出所在接到電話通知后,要在第一時間內派出足夠的警力趕到集訪現場維護秩序,疏導交通,疏散圍觀群眾,搞好調查取證工作,迅速將上訪人員帶離鬧訪地點,引導到指定的接待場所,保護信訪接待工作人員和現場群眾的人身安全。
3、信訪接待人員對集訪群眾來鎮或到縣越級集訪反映問題,要認真接談,弄清情況,盡快將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簡要向鎮政府主要領導報告,同時報告鎮條線分管工作領導。
4、為有效地維護信訪秩序和處置突發性集訪,鎮派出所設一部專門的機動宣傳車,發現上訪群眾情緒比較激烈或群訪人數超過50人以上,或圍堵鎮黨委、政府大門時,向集訪群眾進行廣播喊話,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以及《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疏導上訪群眾依法有序上訪。對不聽制止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采取必要措施強行驅散,并將拒不服從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
5、應急處置工作辦公室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對有擾亂單位秩序等違法嫌疑人要及時進行姓名、住址登記和調查取證工作,并要查驗居民身份證,為依法處理提供有效證據。
第十九條 對非正常集訪行為的現場處置:
對以集訪為名,未向公安機關申請,或未獲得批準,擅自在黨委、政府大門口進行活動,或到重要場所、敏感鎮域非法聚集上訪的,鎮派出所要將上訪人員勸導到指定的信訪接待場所。對不聽勸阻、不聽教育的個別上訪人員,鎮派出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強行帶離現場,依法處置。
對以集訪為名采取打橫幅標語、背狀紙、擺地狀、敲擊器具、跪訪睡訪等形式鬧訪、呼喊口號或自帶交通工具堵塞交通和圍堵機關大門的,對以集訪為名,攔截領導人公務車輛的,鎮派出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取締和嚴肅處理,對為首的重點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處置。
對群眾來鎮集訪反映問題,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接待完畢后,上訪人應自動離開接待場所。對故意滯留在接待場所,妨礙機關公務或者造成不良影響,經說服教育無效的,由公安機關強行帶離。
第七章 責任追究
第二十條 對引發群體性上訪事件的有關單位責任人員和處理群體性上訪事件中的失職、瀆職人員,鎮征地拆遷工作應急領導小組依照《信訪條例》和《xxx信訪穩定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的規定,對其提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建議。
總之,征地拆遷工作錯綜復雜,拆遷時一定要及時掌握和化解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防止矛盾積累激化,一旦發生惡性事件,一定要及時啟動征地拆遷工作應急預案,防止事態擴大化。征地拆遷是個系統性工程,涉及多個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實際征地拆遷過程中若遇到問題最好征詢律師的建議,從而避免矛盾的激化,加快征地拆遷工作合法順利的進行,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吉林律師。
云南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濟南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從上訴到取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4土地入股農民能占多少
2021-01-26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