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承包人死亡怎么辦?
土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
由于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法律規定應當予以保護,為維護農村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因此,村里不能強行收回土地。
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條明確規定,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
第二十六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第三十一條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農村土地承包分為兩種方式:一為家庭承包方式,另一種為其他方式。
1、家庭承包地的經營權不能繼承,只能繼承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發包方收回土地;
2、家庭承包的林地經營權可以繼承至承包期滿,期滿發包方收回;
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招標、拍賣、公開協商)可以繼承至承包期滿,期滿發包方收回。
二、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三、土地糾紛最佳解決方法有哪些?
解決的方式有多種:
1、是可以自行協商解決;
2、是可以通過當地的村、鄉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解決;
3、是可以申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進行仲裁解決;
4、是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訴訟解決。
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四種: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綜合上面所說,土地如果是承包出去的那么對于使用權就會歸承包者獲得,但如果承包人在使用的期限之內死亡,那么就會由承包的繼承人來取得使用的權利,但具體的情況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辦理,這也才能更好的保障到自己的合法權益。
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
第三輪土地承包政策是什么?
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是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賠償申請書如何寫
2020-12-09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有土地證沒有房產證拆遷怎么辦
2020-12-17農村集體土地拆遷管理問題
2020-12-10公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