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枉法罪案有沒有被害人
徇私枉法罪是有被害人的,徇私枉法罪的被害人是徇私枉法犯罪嫌疑人作出不公正判決時的受害方,受害方可以是原告或者實告。
第三百九十九條 【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枉法仲裁罪】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采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徇私枉法罪與誣告陷害罪的區別
(一)犯罪的主體不同。前者主體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而后者主體為一般主體。
(二)犯罪的客體不同。前者所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而后者雖然也妨害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但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權利。
(三)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前者表現為利用職權使無罪的人受到追訴或者使有罪的人不受到追訴,其行為一定與職務活動有關;而后者行為人表現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加以告發。它與行為人是否擔任職務或擔任何種職務無關。如果司法工作人員不是利用職務之便,而是捏造犯罪事實誣告陷害他人,則不能構成徇私枉法罪,而只能以誣告陷害罪論處。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徇私枉法罪案有沒有被害人”問題進行的解答,徇私枉法罪是有被害人的,徇私枉法罪的被害人是徇私枉法犯罪嫌疑人作出不公正判決時的受害方,受害方可以是原告或者實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