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替交通事故怎么處罰
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者按妨礙公務行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況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這按包庇罪、妨礙公務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冒名頂替者構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證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從該解釋可以看出:首先,行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為;其次,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即離開現場。即使他在現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來頂替自己的行為,由頂替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因此,仍-應認定是一種逃跑行為。行為人找人頂罪的目的是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無疑問的。因此,行為人找人頂罪的行為應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2)有的行為人在找人頂罪后,感到內疚向公安交警部門投案,并如實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實的行為。有觀點認為,象這種情況就不能認定是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筆者認為,事后自首這不影響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就象有的盜竊犯,在竊得財物回家后感到不安又將所竊的財物主動退還失主,仍-應認定其盜竊犯罪既遂一樣。"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量刑情節一旦形成,就不能回轉。事后,行為人感到內心不安,主動到有關部門講清問題,這是他原先在主觀上逃避法律追究轉變到主動接受處理的一個轉換,也只能認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這是另一個法定的從輕量刑情節。因此,我們不能將后來的自首去否認他當時逃避法律追究的事實。
頂替交通事故處罰還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為了對自己有利最好與律霸網律師進行探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的類別包括什么
2021-03-02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