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房時,如果是跟賣家直接交易,購房者就會打起十二分精神,可一旦有了中介的介入,購房者往往是打起二十四分精神應對,生怕被坑,但奈何有時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所以為了增加勝算,我覺得你還是有必要看一看中介常用的花招究竟有哪些?
一、將《買賣合同》與《居間合同》合二為一
一些中介公司為確保自身利益的實現,故意提供一份《買賣居間合同》,將《買賣合同》與《居間合同》合二為一,在購房者不知情的情況讓其簽署。
從法律上講,簽了這份《買賣居間合同》,居間人的居間義務已經完成,而客觀上買賣合同的內容只是初步意向,中介公司為購房者承諾的許多義務并沒有實際履行,一旦發生糾紛,購房人很難維護自身權益。
所以,購房者簽署合同之前,一定要問清楚到底簽的是居間合同還是買賣合同。
二、故意以口頭形式作出部分承諾
中介公司為了能夠順利促銷售易,往往會對購房者作出許多承諾,但又擔心這些承諾未實現會影響自己的利益,因此作出的承諾多為口頭承諾。發生糾紛時,中介公司往往否認其曾作過承諾,購房者也無法提供有力證據予以證明。
因此,為了避免承諾無法實現,購房者應要求中介承諾落實在合同中,一一寫清楚。
三、故意不履行解釋居間報酬所對應的具體義務
大部分購房者對中介的居間義務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辦理過戶也是中介公司的居間義務,但其實并不是。根據合同法規定,居間義務完成的標志是買賣合同的簽訂,房屋過戶屬于買賣合同的履行,因此不是居間合同的義務。
而中介公司則會利用購房者的這一誤區,在簽訂合同時,約定居間報酬不包括網簽與房屋過戶的費用,并不予以解釋說明,導致一旦房屋買賣交易未能完成時,購房者也無法要求中介公司承擔責任。所以,購房者有必要讓中介在合同中注定具體居間義務。
四、誘使購房者簽訂規避中介公司責任與風險的文件
居間過程中,中介公司會讓購房者簽訂許多規避中介公司法定義務或減輕、免除中介公司責任與風險的文件。當購房者產生疑問時,中介公司則稱上述文件沒有實際意義,僅是公司內部要求,不影響其權利等來誤導購房者。
然而,糾紛發生后,中介公司往往會用這些有購房者簽字的文件逃避其法律責任,而購房者則很難維權。因此,簽合同的時候,購房者務必要看清楚合同內容,有問題的條款要提出來,協商一致再簽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超標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27拆遷房是否有房產證,買拆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宅基地拆遷補償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重慶戶口要買安置房有什么限制,拆遷安置房可以賣嗎
2021-02-04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