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土地使用權最高多久?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二、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多
對于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后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針對陳小姐所投訴的市區某樓盤的土地使用年限少了16年的問題,該房地產開發商的有關負責人梁經理就曾表示,該地塊于1993年出讓時,他們公司并不是一手買家。2007年,該公司接手此地塊時,地塊的閑置時間已經很長了。同樣,在江海區一“縮水”16年的某樓盤所在的地塊,在1994年首次出讓后,也閑置十多年才開始大面積開發。對于閑置時間長的問題,有市民認為,其中不乏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取得土地后,為賺取最大的利潤,故意不及時開發,等待升值后再進行開發,而等到可以銷售時,土地使用年限已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對此,市國土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來,我市國土部門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加大處置閑置土地力度,有效抑制了土地閑置的現象。
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也是造成“縮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對此有同感。他們認為,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
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后,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公民和企業在使用國有土地時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土地使用稅,同時也是不能無限期的使用國有土地,那么在申請使用土地后也是會按照土地的具體類型來確定土地的使用期限,如果在土地的使用期限到期后也是不能繼續使用該土地,如果需要繼續使用國有土地也是需要當事人到房管部門辦理續期手續。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條件是怎么規定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在學校吃飯食物中毒怎么辦
2021-02-28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