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轉讓?
未取得土地證,沒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出讓無效。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根據(jù)《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shù)模簿褪钦f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shù)摹M恋厥褂谜呷〉靡欢晗迌鹊耐恋厥褂脵鄳驀抑Ц锻恋厥褂脵喑鲎尳稹覒{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xiàn)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貨幣為表現(xiàn)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xié)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我國法律上對土地轉讓的相關方式和程序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需要到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證,并按照規(guī)定交納規(guī)定的稅費,只有取得了土地使用證才可以進行開發(fā)和利用,沒有取得土地證的則顯然沒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轉讓限制條件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guī)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xù)要求賠償
2021-02-07對方虛假數(shù)據(jù)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第一次入職的就業(yè)證如何辦理
2020-11-1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不想再續(xù)保養(yǎng)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27關于熊孩子小區(qū)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戶須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