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啥意思?
是指具有生產經營性質的農村建設用地,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商業所使用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如過去的鄉鎮企業和招商引資用地。
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安設用地的規定?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以進入城市的建設用地市場,享受和國有土地同等權利。
農村的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
國新辦2013年12月6日上午10時舉行發布會介紹我國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等情況。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發布會上表示,關于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大家比較關注。
這個問題有些解讀不全面,不能誤解誤讀,一定要把握好,這里有三個限定詞:一是它是集體的經營性建設用地,并不是集體的所有的建設用地,因為農村還有公益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更不是原來建設用地之外的其他耕地,這是一個限定詞。
二是符合規劃。即使取得土地使用權,要建設什么也要符合規劃。三是用途管制。概括地說,允許入市的只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的經營性建設用地才可以出讓、租賃、入股。
三、改革是關鍵
征地制度既是國有建設用地市場建設的基本制度,也關系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發展的空間,更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求,切實解決征地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總結征地制度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決定》指出了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任務,就是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一)解決征地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多年來,土地征收制度在保障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方面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但在實踐中,現行征地制度暴露出一系列突出問題。隨著征地規模和被征地農民數量的逐年增加,引發的社會矛盾也逐年增多,導致涉及征地的信訪居高不下,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社會風險加劇。這既與現行法律法規執行不到位有關,也與征地范圍過寬、征地補償標準偏低、安置方式單一、社會保障不足、有效的糾紛調處和裁決機制缺乏有關。征地引發的問題,核心是利益,根子在制度,出路在改革。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要求,各省(區、市)制訂公布并實行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較大幅度提高被征地農民的補償標準并建立定期調整機制;一些地方積極開展征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縮小征地范圍和留地安置等讓被征地農民分享增值收益的多種方式,為改革征地制度奠定了基礎。
(二)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這與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縮小征地范圍,就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精神,將征地界定在公共利益范圍內,逐步減少強制征地數量,從源頭上減少征地糾紛的產生,同時也為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留出充足空間。規范征地程序,就是通過改革完善征地審批、實施、補償、安置、爭議調處裁決等程序,強化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收益權、申訴權、監督權,進一步規范和約束政府的征地行為,防止地方政府濫用征地權。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就是從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維護被征地農民權益,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長遠生計有保障,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
這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報告關于提高被征地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比例的要求,意味著被征地農民集體和個人除了得到土地合理補償外,還能通過一定方式分享一定比例的增值收益,并且所獲得的增值收益要向個人傾斜。這不僅是重大的理論創新,也是維護被征地農民利益的強有力舉措,必將進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為切實解決征地突出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奠定制度基礎。同時,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要求我們將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與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統籌考慮,同步研究、系統設計、協調推進,平衡好相關各方的利益關系,確保改革平穩推進。
綜合上面所說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一般是屬于可以開發和建設的用地,也是可以給當地帶來收益的土地,但這種類型的土地一般是不可以亂進行出讓和買賣的,所以,土地的類型有很多種,就要看實際的情況是怎么樣的。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租賃使用權轉讓機制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承包權將不得流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