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國后土地使用制度發生了什么轉變?
建國后土地使用制度的轉變是:由建國前的土地私有制轉變為建國后的土地公有制。我國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性質,屬于社會主義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的,絕不是要改變城市土地的國有性質,而是要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消除傳統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種種弊端,建立起一套既有利于鞏固和維護城市土地國有制、又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二、改革以前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城市土地的使用基本上沿用這種單一的無償劃撥方式。城市土地的無償行政劃撥是指由用地單位提出用地申請,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用地單位繳納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費等費用之后,將該幅土地無償交付其使用的行為。城市土地劃撥的無償主要體現在土地所有權收益方面,但并不是完全沒有成本,即土地使用者無須向土地所有者——國家支付土地使用代價,但必須支付有關的成本費用(主要包括補償費、安置費、拆遷費等)。所有權收益本質上是地租,與用地成本不同,兩者不可以混淆。對于這一點,直至今日,在實際工作中仍有不少人是認識不清的。這一制度的特征是:
(1)劃撥手段的行政性。土地的劃撥首先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再由同級土地管理部門負責實施。
(2)使用的無限期性。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
(3)土地使用的無償性。使用劃撥土地的單位既不用繳納租金,也不承擔稅賦。
(4)土地使用權的無流動性。土地經劃撥使用后,土地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發生分離,但土地使用權禁止買賣和流轉,也就是說,禁止土地使用權的交易行為。
我國的土地使用制度經過了多次的改革才形成了目前《土地法》中規定的制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我國的土地是屬于公有的,城市土地的所有權屬于國家,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屬于農民集體,公民可以依據相關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并從事相關的土地開發,但不能獲得土地所有權。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新動向是什么?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耕地土地使用證丟了怎么補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