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對唐某作出法定不起訴處理。理由是雖然刑訴法第十五條以列舉方式對法定不起訴的范圍進行了框定,但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法定不起訴包括所有不構成犯罪的情況。若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程序回流,既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權利的保障。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根據高檢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處理。理由是唐某的行為是正當防衛,屬于“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而不屬于刑訴法第十五條規定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將唐某的行為作法定不起訴處理于法無據。而且將不是犯罪的正當防衛行為,與“不認為是犯罪”的行為以及其他已經構成犯罪但“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混為一談,顯然不合理。
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此案在處理上出現爭議首先是法律規定的不完善造成的。刑訴法規定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的刑事訴訟過程中最終只能作出起訴或不起訴的決定。對于已經認定是正當防衛的行為人,如將其起訴到法院由法院作出無罪判決,顯然是極其不合理的司法行為,而且也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作證據不足,不能認定為犯罪的存疑不起訴和犯罪情節輕微的酌定不起訴也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刑訴法在第十五條規定了在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經特赦令免除刑罰;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等6種情形下,檢察機關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是法定的不起訴情形,即法律明文列舉的6種情形下,檢察機關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沒有選擇和裁量的余地;而除此6種情形外,檢察機關不能適用此條作出不起訴決定,檢察機關作為司法機關不能越權對此條作擴張解釋,這是“法定不起訴”的法律含義。正當防衛顯然不是刑訴法第十五條(1)至(5)項規定的行為。正當防衛也不是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因為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是以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為前提的,而法律規定正當防衛是不負刑事責任,屬于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范疇。正當防衛是得到法律肯定的行為,是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公序良俗的行為,是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對于法定不起訴的情形,《國家賠償法》規定屬于國家賠償的免責事由之一,《人民檢察院刑事賠償工作規則》規定屬于請求賠償的違法侵犯人身權情形應當依法不予確認的一種。如果正當防衛的行為人,被逮捕羈押后由檢察機關作出了法定不起訴的處理,就會出現無辜的人不能得到國家賠償的不良后果。因此,依照刑訴法第十五條對正當防衛人作出法定不起訴既不符合法律規定,也不合情理。雖然很多專家學者提出應修改法定不起訴的適用范圍,將經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和犯罪事實并非犯罪嫌疑人所為等情形納入法定不起訴的范圍。但那是為完善法定不起訴的法律規定而提出的理論觀點,檢察機關并不能以此作為適用刑訴法第十五條作出法定不起訴的依據。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的行為,依照法律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在法律的限制性規定內,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形式,向公安機關說明理由及處理意見,由公安機關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并不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而對于公安機關追究正當防衛人刑事責任的不當司法行為,提出糾正意見,則是符合法律賦予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責的行為。因此,只要檢察機關審查案件事實和證據客觀公正,定性處理把握準確,退回處理方式恰當,建議理由充分,從刑事訴訟法規定公檢法三機關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保證準確有效執行法律的職責講,要求公安機關撤回案件是合理合法的,也是實際可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9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