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案件在進行當中,通常情況下說是涉及到的人員都是比較多的。不僅針對受害者,在這項犯罪活動操作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會有主犯或者從犯。在犯罪活動當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樣,法院最后在進行量刑的時候,量刑結果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集資詐騙罪從犯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一、集資詐騙罪從犯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非法集資從犯,從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看,從屬于主犯;從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來看,起次要或輔助作用。
《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176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在判定集資詐騙活動當中,行為人屬于從犯的話,那么在量刑標準上會從輕減輕處罰。當然,只要行為人涉及到了違法犯罪的活動當中,那么法院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區分主犯或者從犯。
詐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工傷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2-0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