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劃撥土地轉讓規定有哪些形式?
土地使用者需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用于以下行為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1、將空地整幅地塊的劃撥使用權轉讓或部份分割轉讓;
2、將一幅地塊內的劃撥土地權連同地上建筑物整體轉讓或部份分割轉讓;
3、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后,因不能履行抵押合同而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
4、以劃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與他人合資合作建房,獲取房產分配或其他經濟收益;
5、以其他形式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
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了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其中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所以具體地塊的使用年限是按上述規定,在土地出讓合同中約定的,不一定都是70年。
7、劃撥土地補辦出讓手續的,出讓年限自出讓合同簽訂之日起算。
二、相關規定
國土資源部《關于改革土地估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國土資發[2001]44號),為國有劃撥用地的價值認定及其估價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國有劃撥用地是指國家機關用地,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等等。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出讓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也是國家在一定年期內,繼續向土地使用者無償提供生產經營的場地。實際上,伴隨城市土地市場的進一步改革,國家土地管理局已于1998年2月17日發布的第8號令《國有企業改革中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國有企業使用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應當依法逐步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對國有企業改革中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根據企業改革的不同形式和具體情況,可分別采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土地租賃、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入股)和保留劃撥用地方式予以處置。不論哪種方式,劃撥土地的價值屬性已經在我國房地產市場經濟中有所體現,明晰這些價值屬性及其結構,對于提高土地集約化效益,合理進行土地收益的分配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國家的所有土地都是屬于國家所有,那么任何的企業和公民在使用國家土地時,都是要按照規定先交納土地使用稅,同時也會要辦理土地使用證,在土地使用證上也會寫該土地的具體類型以及土地的使用期限等信息,在轉讓土地時也是需要雙方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最新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稅如何征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