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年限47年可能么?
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教、科、文、衛等帶有福利性質的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娛、旅等盈利性項目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其他綜合類性質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土地使用權是從國家將土地出讓給開發商起開始計算,而并非是從業主辦理“兩證”時起算,因此,購房業主對土地的使用年限,肯定要少于法定最長年限。
二、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有哪些?
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也是造成“縮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對此有同感。他們認為,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后,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三、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辦?
眾所周知,除劃撥土地使用權外,國有土地使用制度實行有償使用和限期使用,土地使用者應與國家(政府)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使用期限和出讓金等等,經登記取得土地使用權;以出讓方式經登記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因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屆滿而終止。
在土地使用年限屆滿前,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經重新簽訂出讓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登記。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綜上所述,我國土地使用年限最長是70年,最短的是40年,人們買到房子后,如果屬于商業地產,拿到手后產權年限只有47年的話很有可能。畢竟土地使用年限從開發商拿到土地的時間開始算,算上建設周期影響的幾年,購房人實際不能享受到足額的產權年限。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復議機關有哪些
2021-01-04使用童工如何處罰是什么
2021-01-17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