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16時30分許,劉某某酒后、無證駕駛無牌照重慶100型兩輪摩托車,馱著夏某某、張某某沿公路行駛至興邊煤礦13公里處時,與相對方向金某某駕駛的現代途勝牌越野車相撞,致使張某某、劉某某、夏某某不同程度受傷。
經公安局法醫鑒定所鑒定張某某為左下肢離斷傷,截肢術后屬重傷,公安局交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認定金某某在此起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劉某某負主要責任,張某某、夏某某無責任。2013年1月25日,檢察院對劉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向法院提起公訴。2013年7月3日法院以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劉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張某某的經濟損失為人民幣437637.81元,劉某某承擔65%,張某某自行承擔5%,金某某承擔30%并對劉某某應承擔的賠償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金某某在肇事前上了交強險和商業責任險,在判決生效后已賠償完畢。2014年3月,在劉某某刑滿釋放后仍不能對張某某履行債務賠償責任的情形下,張某某遂即向法院申請要求金某某履行對劉某某的連帶賠償責任。金某某對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不服,依法向檢察院申訴。檢察機關依法受理此案。
意見分歧
1、維持法院對張某某的經濟損失為人民幣437637.81元,劉某某承擔65%,張某某自行承擔5%,金某某承擔30%并對劉某某應承擔的賠償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判決。
2、維持法院對張某某的經濟損失為人民幣437637.81元,劉某某承擔65%,張某某自行承擔5%,金某某承擔30%判決,撤銷金某某對劉某某應承擔的賠償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應按份賠償。
法律適用差異
1、主張金某某對劉某某承擔連帶責任的一方認為,金某某與劉某某相互疊加對張某某共同造成了人身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條。
2、認為本案應依法判決劉某某、金某某承擔按份賠償責任。理由是構成侵權連帶責任必須具備共同的侵權行為,當事人在主觀上有共同的過錯。在本案中,金某某和劉某某駕駛各自車輛,在主觀上不存在共同對張某某致傷的過錯,屬于無意思聯絡的分別侵權行為。此外,公安局交警大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認定金某某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劉某某負主要責任,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劉某某和金某某對張某某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案例評析專業人士同意第二種意見,
理由如下:
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其實是侵權行為是否屬共同侵權。如是共同侵權就應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否則依法判決承擔按份責任。
1、共同侵權行為要有加害行為、損害、因果關系和過錯四個要件構成,并存在過錯的共同性。共同性是指共同侵權行為的加害人主觀上存在共同過錯。主要包括二層含義:一是共同故意,即數個行為人基于共同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二是共同過失,共同過失是數個行為人共同從事某種行為,基于共同的疏忽大意,造成他人損害。而本案中的劉某某和金某某各自駕駛車輛顯然不存在共同故意或過失,因此不能認為劉某某和金某某構成共同侵權行為。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20]號《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第2款規定,“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分析上述內容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須有兩個以上的侵權行為人,每個行為人都實施了侵權行為,而且數人的侵權行為相結合導致受害人遭受同一損害。其次,數個行為人之間無意思聯絡。所謂意思聯絡,是指行為人實施某一行為的主觀心理狀態,亦即共同意思,包括故意或過失。再次,各行為人的行為偶然結合造成對受害人的同一損害。由于數人在主觀上無意思聯絡,只是因為偶然因素使無意思聯絡人的各行為偶然結合而造成同一損害結果,使各行為人的行為結合在一起的因素,不是主觀因素,而是行為人所不能預見和認識的客觀的、外來的、偶然的情形,每個人的行為是損害產生的一個條件。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屬于單獨侵權而非共同侵權,因為行為人之間主觀上并無共同過錯,各個行為人的行為也只是單獨的行為,所以按其責任大小承擔相應責任,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公平原則。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多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損害,當事人請求多個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區分不同情況,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規定,確定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或者按份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在本案中,交警部門已將金某某、劉某某的責任劃清,故應適用上述法律規定。
綜上,承擔連帶責任必須要有法律的明文規定,而且各責任人之間存在法定的連帶關系。而按份責任是指在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同一損害結果時,如果加害人之間無共同過錯,其侵權行為間接結合造成他人損害的,加害人之間按照過錯大小或其原因力大小,各自承擔其相應的責任。需要說明的是,間接結合的侵權行為從表面看有多個行為人,但其不是主觀意識行為的結合,而是原因力的結合,各行為人的行為是受害人損害發生的多個原因之一,從因果關系上看屬于多因一果。因此,間接結合的侵權不是共同侵權,是單獨侵權,故各行為人只須對其本人的行為負責,結合其行為在損害中所占原因力比例的大小或過錯的大小單獨承擔責任份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勞務派遣發生欠薪如何處理
2021-03-10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