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是否應對公車私用發生交通事故擔責
雖然駕駛人駕駛公車辦理的是個人事務,仍然應該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但如果駕駛人員有重大過錯或者故意的,單位可以向駕駛人追償。理由如下:
首先,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上述中,張某雖然是公車私用,但作為車輛所有人工商局有責任管理控制好自己的的車輛,顯然對張某的私自駕駛行為有過錯,所以張某所在單位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次,從法律保護弱者利益出發,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更利于受害人利益的實現。對于受害方來說,駕駛人是否擅自駕駛不影響其對單位要求賠償的權利;再次,對于單位應當有條件地承擔賠償責任的觀點,其實加重了受害方的舉證責任,也與《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院關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司法解釋》的本意和立法目的是不相符的。對于受害人來說,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有利于迅速、高效地使受害人得到補償。
第三,公車私用發生交通事故責任雖有單位承擔,但也不能全部都由單位承擔,否則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似乎只要是開公家的車,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出了交通事故,都是由公家買單。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并未對車輛所有人的責任予以明確的規定,更沒有將其界定為無過錯責任,民事責任領域內的過錯不同于一般認識上的過錯,其主要是指行為人違反了注意義務,即未能盡到應盡的謹慎義務,并因此未能避免可能發生的損害。如果不分對錯全部讓單位承擔責任,由此可能削弱對單位駕駛員個人行為的法律約束力,使有車的單位時刻處在高風險的狀態。特別是對公務用車安全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單位在承擔了責任后可以向有過錯的駕駛人追償。
總之,律霸小編認為,未經所在單位的批準,擅自駕駛單位的車輛辦理個人事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單位可以向有過錯的駕駛人追償。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施工許可證工傷保險賠償嗎
2021-03-23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侵害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失賠償額的確定方法怎么規定的
2021-03-01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