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將其購買的中型普通客車掛靠于某運業公司,從事客運經營活動,張某每月向公司繳納500元管理費。2012年12月27日10時許,張某駕駛客車,乘載胡某等12人,途中與相對方向行駛的由王某駕駛的重型普通貨車相撞,造成駕駛員張某、乘客胡某、李某3人當場死亡,其余10人不同程度受傷、車輛受損的特大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張某負事故主要責任,王某負次要責任,胡某等12名乘客無事故責任。
【分歧】
目前在道路運輸行業車輛掛靠經營是普遍現象。審判實踐中,對掛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其掛靠單位應否承擔賠償責任,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掛靠車輛是以掛靠單位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善意第三人足以相信掛靠單位有代理權,而與掛靠車輛車主實施民事行為。為保護善意第三人的權益,從有利于第三人權利實現的角度出發,掛靠車輛車主實施的行為后果應由掛靠單位承擔。第二種意見認為,掛靠單位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1、掛靠單位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車主。在車輛掛靠運營中,名義上的所有人只是根據現行機動車登記法規和有關規定,到公安機關辦理機動車登記;而機動車登記是準予或者不準予上道路行駛的登記,不是機動車所有權的登記。并且,掛靠單位只為掛靠車輛提供服務,對車輛不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車主,由其承擔賠償責任,不符合立法原意。
2、掛靠單位未實施侵權行為,不是共同侵權人。掛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其侵權行為人是營運車輛的駕駛員即實際車主,而不是掛靠單位。作為名義車主的掛靠單位,無法預知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其既不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侵權行為人,也沒有實施共同侵權行為的主觀故意,與交通事故的發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并且掛靠單位與掛靠人之間實際上也不存在勞動關系或雇傭關系,故掛靠單位不是當然的賠償責任主體。
3、掛靠單位未從車輛運營中獲得利益。掛靠單位雖然是掛靠車輛的名義車主,但車輛的行駛和運營卻是在掛靠車輛車主的控制之下,掛靠單位既不能支配車輛的行駛和運營,也不能從車輛運營中獲得利益。作為掛靠單位盡管向掛靠人定期收取一定的費用,但該費用的性質應當理解為是為掛靠車輛的車主提供各項服務的費用(如為掛靠車主代辦各種手續、組織車輛的各類審驗、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思想道德、安全教育和政策法規學習等),而非從車輛運營中獲得利益,如由掛靠單位承擔責任,不僅顯失公平,也有悖于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本案中,某運業公司并非法律意義上的車輛所有人,其既不是車輛運行的支配者,也不是運行利益的歸屬者,并且該公司未實施侵權行為,故不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超期羈押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1-02-22擅自開征稅收怎么處理
2021-02-07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