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罪名不成立去自首可以減輕刑罰嗎?
罪名不成立去自首是可以減輕刑法的;司法機關之前掌握線索針對的犯罪事實并不成立,在此范圍外犯罪分子交待同種罪行的,成立自首。
對于自首情節,綜合考慮投案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
(1)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主動、直接投案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_40%;
(2)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機關發覺,但尚未受到調查談話、訊問,或者未被采取強制措施,主動、直接投案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10%_30%;
(3)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或者親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30%以下;
(4)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判決確定的罪行不同,以自首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6)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二、自首分哪些情況?
分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兩種情況,特別自首要求不同種罪名。
1、一般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特別自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3、特別自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綜合上面所說的,罪名不成立代表著證據不足夠不能對案件進行判決,但如果犯罪嫌疑人又去主動的投案從而認罪,那么就可以按自首來進行處理,所以,在處理的上面就能減輕相應的刑法,從而保障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錯認錯必定就能得到原諒。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特別自首的認定是怎樣的
自首和立功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