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伙詐騙從犯判3緩5的規定是什么?
團伙詐騙從犯判3緩5的規定是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刑5年執行。對于團伙詐騙從犯,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到50%,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二、詐騙罪客觀要件是怎樣的?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4)累犯;
(5)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6)盜竊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7)盜竊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的;
(8)造成其他重大損失的,另外,根據《解釋》第9條第1款規定,盜竊國家一級文物的,亦要依本幅度量刑即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對于團伙類型的案件是需要區別一個具體在犯罪過程當中所起到的作用的,比如說對于從犯來說,相對于主犯肯定是需要減輕來進行處罰的。這種情況下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之后進行緩刑。
幫網絡詐騙的團伙洗錢罪行嚴重嗎?
團伙故意傷害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團伙盜竊罪從犯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增加股東嗎
2021-02-27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城中村拆遷時,被拆遷戶應該怎么安置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