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家現有的土地資源只有通過合理的統籌規劃才能將土地的使用價值發揮到最大的,而不管是外商還是我國內地公民使用土地的時候都會產生相應的土地使用權費,實際上土地使用權費如何計算這個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沒有特別準確的規定的,然而人們在第一次向國家申請土地使用權的時候,不免還是會對此產生疑惑。
一、在我國關于土地使用權費如何計算?
土地使用費是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土地(出讓、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者除外),國家向其收取得的有償使用土地的費用,是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交納的費用,它是調節使用土地資源的手段之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土地使用稅是國家對使用土地的國內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準,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于內地,大中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于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于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于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征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筑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
二、外商投資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
1、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即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外商投資企業,由外商投資企業按照出讓合同的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外商投資企業與市、縣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出讓合同并支付全部出讓金后,辦理土地登記,取得土地使用權。通過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于外商投資企業的自有財產,可以轉讓、出租、抵押,但是企業取得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將要為此而支付較大數額的出讓金。
2、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外商投資企業可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與外商投資企業簽訂土地使用合同,辦理土地登記手續,取得土地使用權。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外商投資企業要向政府一次性繳納場地開發費和每年繳納土地使用費;或者將開發費和使用費綜合計收,每年繳納場地使用費。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可以較小的代價取得土地使用權,但土地使用者只能自己使用土地,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出租、抵押,如需轉讓、出租、抵押應按規定補辦出讓手續,補交出讓金。按照法律的規定,只有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以及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可以采取劃撥方式。
3、通過合資或合作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中方企業把企業擁有的廠房及設備連同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或作為合作條件與外商組成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從而使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以上行為必須到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用地手續。中方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為投資或合作條件的,則由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的中方每年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費。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將該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時,應補辦出讓手續,補交出讓金。外商投資企業以這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目前在中國有很多。
4、通過租賃房屋及場地取得土地使用權。
這種形式是外商投資企業直接向國有、城市集體、鄉鎮企業和集體經濟組織租賃房屋及場地,并按租賃合同的約定向出租者支付租金,從而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但需明確的是,出租房屋實際上是連同土地一起出租,如果供出租的土地是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必須先補辦出讓手續,補交出讓金,否則是違法行為。
5、通過土地使用者轉讓而取得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轉讓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為此支付一定的地價款而取得土地使用權。有兩種情況:一是外商投資企業直接受讓于合資、合作者或者第三人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二是外商投資企業受讓于合資、合作者或者第三人的劃撥土地使用權,但在受讓的同時應補辦出讓手續,如經批準也可不辦出讓手續,仍保持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性質。
6、接從國家以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外商投資企業與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通過簽訂國有土地租賃合同,并按合同約定向國家繳納年租金而取得土地使用權。目前這一方式尚在試點階段,各地的具體做法不一,對租金、租期以及取得土地使用權后能否轉讓、轉租和抵押的規定也不盡相同。外商投資企業以這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目前主要的依據是各地方人民政府的規定。這種方式既可以保證國家土地收益,又可以減輕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的支付壓力,有很多優越性,有可能成為今后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主要方式。
實際上只能根據當地政府出臺的土地使用權費的計算標準來參考的,但基本上都是按照每平方米多少錢的價格這樣來計算的。像是在上海等一些中心地段,可能使用土地那每平方米就達到了一百多元左右的標準,所以土地使用權費并不是國家統一固定的收費標準的。
土地證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0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繳納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何種情況下適用學生傷害事故責任
2020-12-05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