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連帶責任,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其共同債務全部承擔或部分承擔,并能因此引起其內部債務關系的一種民事責任。出租或有償借用高度危險作業的車輛,車主對公共安全負有更大的責任,車主對車輛負有維修保養以確保車輛處于良好運行狀態的義務,對租借人負有謹慎審查以確保車輛交付適宜駕駛人員使用。車主雖然喪失對車輛的支配,但是其自愿放棄且目的是為了取得運營經濟利益,因此,不管車主出借有無過錯,但其享有“運行利益”,應與租借人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況且,車主應當對運營車輛積極投保第三責任強制險、商業三者險、車上人員險來化解車輛運營風險。
二、原車主原則上應負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作出([2001]民一他字第32號)的答復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規定,連環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利,因此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本人認為,這一答復是基于將機動車視為與一般動產無異,依照動產所有權依交付而轉移的理論,無異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隨著《物權法》之生效,以上解答應該與《物權法》抵觸。依照《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這里的善意第三人不應僅僅理解為善意購買者,應當包括受害者。
在19世紀,侵權法的一大原則是“為自己責任”,但是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危險責任的出現,導致行為與責任分離。車輛無疑是個危險物,物的所有人對自己車輛應當承擔責任,在沒有變更所有權登記之前,廣大不知情的民眾只能依照登記的公信力向登記權人主張權利,即使在訴訟過程中,已查清車輛已實際交付,也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這有利于保護受害者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拆遷安置回遷房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1-13離婚時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2-10什么是公房,公房拆遷費如何分配
2020-12-10商業拆遷補償怎么與征收方談判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