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故意殺人區別是什么?
假想防衛故意殺人區別是主觀意識不同,1、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是正當防衛,對于假想防衛,應視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失而予以不同的處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且刑法規定為過失犯罪的,就按過失犯罪處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則按意外事件處理,不承擔刑事責任。
2、事前防衛。在不法侵害尚處于預備階段和犯意表示階段,行為人實施的防衛屬于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也稱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后進行的所謂防衛。
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實根本不存在,行為人誤認為存在;
(2)行為人是出于防衛的意識,實施防衛行為;
(3)行為人防衛行為造成了無辜者的損害。
二、應負的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
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
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
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
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事前防衛有起因條件只是失去時間條件而已。
假想防衛則是失去了起因條件,沒有起因條件就更不談時間條件了。
正當防衛應該先有不法侵害存在,然后才有正在進行,才有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存在,才有確定防衛對象,才有就防衛對象進行防衛,最后才有控制必要限度的必要。
今年來出現了很多正當防衛的案件,所以國家也在鼓勵正當防衛行為,但是超出了防衛的限度就會構成防衛過當,除了防衛過當會引起犯罪行為之外,還存在著假想防衛,也就是客觀上并不存在著有不法的侵害人,但是主觀上卻認為存在。
行為人假想防衛定罪嗎?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客開車門撞傷他人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0-12-10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