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997年刑法第25條對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作了明確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區別于單個人的故意犯罪,共同犯罪除需“二人以上”,還需“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以及共同故意支配的行為。
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共同犯罪之共同故意包括對共同犯罪行為及其結果的認識的意志因素和對共同犯罪行為及其結果的態度的意志因素兩方面。在共同實行一種犯罪過程中,部分人臨時起意,實行了超越原共謀范圍,與原共同行為沒有任何牽連,不能與原共同行為一起成為某種共同犯罪客觀方面要件的行為,未參與的其他行為人是否應與之構成新的共同犯罪?
我國法律并未對上述問題作明確的規定,司法實踐中也存在很大爭議。一種意見認為,如果其他行為人根本不知情,就談不上對該犯罪行為具有罪過,因此該犯罪行為屬于實行過限,不知情的實行犯對此不負刑事責任;如果其他行為人是知情的,則表明主觀上對該犯罪行為是容忍的,盡管沒有親手實行,也應承擔刑事責任,該犯罪行則為臨時起意共同犯罪,即將“知情”作為臨時起意共同犯罪的充分條件。另一種意見認為,部分共同犯罪的行為人臨時起意,實行超越原共謀范圍的行為,其他未參與的行為人對超越行為沒有共同的行為和共同的意識、意志,而僅僅“知情”,不能與之構成新的共同犯罪。
如果單純地把“知情”定為臨時起意共同犯罪的充分條件,對于其他行為人來說,就會產生不公正的司法效果,如果僅因其他行為人未參與后續行為而籠統得將后續行為定為實行過限,則又有悖于刑法懲罰犯罪、打擊犯罪的意圖。筆者認為,在共同犯罪的部分行為人臨時起意,實行超越原共謀范圍的行為的情況下,其他行為人應與之構成新的共同犯罪的充分條件是“知情”及對后續行為的“默認”“放任”。
所謂臨時起意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共同犯罪人預謀犯甲罪,但在實行甲罪的過程中,臨時起意共犯乙罪。臨時起意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共同實行犯中的部分行為臨時起意實施了超出共謀范圍的犯罪行為,其他行為人對此既知情,又參與的。二是共同實行犯中的部分行為人臨時起意實施了超出共謀范圍的犯罪行為,其他行為人對此雖然知情,但并未參與的。
在認定臨時起意共同犯罪的時候,首先必須注意分析、研究行為人對某一臨時起意的犯罪行為是否知情。如果根本不知情,就談不上對該犯罪行為具有罪過,因此該犯罪行為屬于實行過限,不知情的行為人對此不負刑事責任。如果知情且參與的,所有行為人均應對其行為負刑事責任。如果單知情而未參與的,也不可一概將之定為實行過限或是臨時起意共同犯罪,關鍵得看知情而未參與行為人的主觀意識即構成犯罪人的主觀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