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脅從犯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脅從犯辯護詞必須按照格式進行書寫,脅從犯屬于被脅迫、被誘騙參加犯罪的人。這一類人雖然參與了共同犯罪活動,但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比較小。脅從犯的本質特征在于參加共同犯罪是違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說其本身沒有犯罪的故意。
二、脅從犯辯護詞
(2008)**刑初字第**號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廣東萊特律師事務所接受珠海市**區法律援助處的指派,安排本律師擔任張某涉嫌盜竊罪一案的辯護人,依法出席本案的審判活動。開庭前辯護人認真地研究了珠海市**區人民檢察院珠香檢刑訴【2007】**號《起訴書》,詳細地查閱了本案卷宗材料,并依法會見了被告人張某。現辯護人結合今天的庭審情況,發表辯護意見如下:
(一)《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某作案前是事先“經預謀”沒有事實依據。
《起訴書》中認為“2007年9月6日16時30分許,被告人張某及兩名同伙(一男一女,另案處理)經預謀盜竊后,竄至本市粵海酒店游戲機室”。其中對被告人張某與同伙是否為“事先預謀”的判斷,并沒有任何證據予以支持,而僅僅是一種推斷,該推斷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此外,作為一名聾啞人,處于弱勢的被告人張某不可能與“老頭子” 預謀盜竊,他只是被動的被處于強勢的“老頭子”指使作案,“被指使”不等于“預謀”。
(二)《起訴書》未區分本案共同犯罪的主、從犯明顯不當。
《刑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案參與盜竊的行為人超過2人,應認定為共同犯罪。被告人張某被“老頭子”指使作案,明顯屬于從犯,而所謂“老頭子”處于主導地位,屬于主犯。《起訴書》對這一事實未予審查,未區分主、從犯,是不恰當的。
(三)本案中被告人張某有以下法定減輕、從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
1、被告人張某是聾啞人。
被告人張某是先天性聾啞人,又聾又啞,其犯罪的,依照《刑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
2、被告人張某在共同犯罪中是從犯、脅從犯。
根據被告人張某的當庭陳述,張某是被拐騙參加“老頭子”為首的盜竊團伙的。作為一名先天性聾啞人,張某一來到這個社會便處于弱勢,缺乏正常的教育和公平的對待,因此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被強迫實施盜竊等違法犯罪行為。
犯罪分子利用聾啞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在當前社會上較為多見。很顯然,象張某這種被迫盜竊的聾啞人,僅僅是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張某為了生存而屈從于惡勢力,被迫去實施“老頭子”們指定的具體的盜竊行為,如果不服從和反抗的話,他必將面臨“老頭子”們的毆打和折磨。
因此,被告人張某不可能在“老頭子”組織實施的共同犯罪中有資格與“老頭子”進行“事先預謀”,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僅僅起到次要的作用,屬于《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同時,被告人是被迫服從,是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屬于《刑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3、被告人張某屬于盜竊未遂。
2007年9月6日拱北口岸派出所對被害人所作《詢問筆錄》(第2頁倒數第6行起)的內容顯示:在本案現場,被害人被“一名女子”拍肩后當即轉頭,女子見到他轉頭就用手指了一下地,被害人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看了一眼就回頭看他的掛包,發現掛包不見了。
根據被害人的以上陳述,可以很清晰的推斷,從女子拍受害人的肩頭到被害人發現掛包不見了,就是幾秒種內發生的動作,而被告人張某伸手拿包的動作必然是在被害人轉頭到回頭之間,則是發生在相對更短的瞬間的動作。
被害人《詢問筆錄》的內容還顯示:當被害人發現掛包不見了時,就立即“起來朝門口方向走去,只見到一名男子手里拿著我的掛包正往游戲機室門外走,我就大聲喊站住。我一喊完,那名男子就往門外跑,我就追上去一把抓住那名男子,那名男子被抓住后就將手中的掛包往地上一扔,我就松手去撿包”。根據被害人的這一陳述,可以認定以下事實:
(1)被告人拿到被害人的掛包后,并沒有予以隱藏,而是拿在手上;
(2)被告人拿到被害人的掛包后,未出游戲機室大門就被被害人發現;(3)被害人發現自己的掛包和被告人后,當即呼喊并進行了追趕;
(4)被告人在發現被害人追趕后立即放下了掛包,沒有繼續攜包逃跑;
(5)被害人當即拿回了掛包,其財物沒有任何損失。
通過上述事實,可以得出結論:
(1)被告人雖然已經著手實行秘密竊取他人的財物的行為,但當即被被害人發現;
(2)實行盜竊的被告人及被其竊取的財物均未被隱藏,而一直處于被害人的視線范圍內,被害人并未失去對其財物的控制;
(3)被害人當即追趕意圖逃離盜竊現場的被告人,這一追趕的過程,實際上是盜竊現場的延續過程;
(4)被告人在被害人呼喊和追趕的時候沒有停止腳步,是由于他的生理上的缺陷沒有感知而造成的,并非被發現后的逃跑;
(5)當被告人發現自己被發現時,當即交還了財物。
(6)尚未逃離盜竊現場的被告人,在事實上和心理上自始至終未完全控制該財物,而即時發現被盜的被害人,也在事實上和心理上自始至終未完全失去對該財物的控制。
根據上述結論,按照刑法理論通行的觀點,無論是“控制說”、“失控說”還是“控制說 失控說”,被告人均屬于盜竊未遂。
依據《刑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盜竊未遂的被告人應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本案中被告人張某還有以下酌定從輕處罰的情節,請法庭一并予以考慮。
1、被告人在本案之前沒有犯罪記錄,是初犯;
2、被告人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盜竊行為,并交代、指認了同案犯,認罪態度較好。而且一直表示已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嚴重錯誤,有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良好愿望;
3、本案是財產犯罪,且涉案金額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
4、被告人被抓獲時,被盜物品已全部被追回,沒有給被害人造成任何財產損失;
5、被告人一發現自己盜竊行為被發現,便主動交還財物,其主觀惡性較小,情節顯著輕微。
綜上所述,鑒于被告人張某是聾啞人,在共同犯罪中屬于從犯、脅從犯,且屬于盜竊未遂。同時,被告人屬于初犯,在犯罪活動中主觀惡性小,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較小,情節顯著輕微,犯罪后能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的工作,認罪態度較好。因此,辯護人認為,應當對被告人張某處以緩刑或免除刑事處罰。
此外,被告人張某盜竊財物價值僅數額較大,但由于其屬于盜竊未遂,且并非以巨大財物或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之規定,盜竊未遂要“以巨大財物或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才“應當定罪處罰”,而被告人盜竊財物價值并未達到巨大的程度,僅為數額較大,因此也可以不以犯罪論處。
以上辯護意見請合議庭予以考慮。
此致
珠海市**區人民法院
辯護人:××律師
××年××月××日
任何類型的辯護詞都必須要按照既定的格式進行書寫,同時,書寫辯護詞的目的主要是想在最后判決時能夠減輕犯罪嫌疑人的處罰,故而在辯護詞之中,必須要包含按照的基本事實,同時能夠提交證明確實屬于事實的證據。
詐騙罪未遂的二審辯護詞的內容有哪些?
量刑過重二審辯護詞先寫還是上訴狀先寫
組織賣淫罪二審辯護詞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