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嗎
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
什么是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自然主體
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年齡
行為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狀況、文化教育發展水平、智力發展程度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只對部分嚴重犯罪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75周歲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而不予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以上規定體現對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為主的精神。
單位主體
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這個概念比法人更為廣泛,除法人以外還包括非法人團體。雖然單位一詞在以往我國社會生活中曾經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一個使用率極高的用語,但嚴格地說它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也就是說,單位一詞并無確切的法律涵義。根據刑法第30條之規定,單位犯罪這一概念中的單位,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也就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因此,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我國相關的法律也是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實際中,如果遇到有犯罪分子要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告知
2021-02-11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