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可從哪些方面辯護
反駁公訴機關提出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即論述和證明公訴機關并沒有用證據充分證明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
案件事實辯護又可以分為:
1、不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辯護,常見的做法有:
(1)陳述或證明被告人不具備法定的犯罪主體要件。
(2)陳述或證明被告人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或犯罪目的。
(3)陳述或證明被告人客觀上未實施犯罪行為。
(4)陳述或證明不具備某些犯罪構成所要求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后果。
2、阻卻違法性事由辯護
一般有:被告人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被告人因其他原因(精神原因)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被告人有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或意外事件等情形。
3、情節辯護
根據案件事實,辯護律師提出被告人具有初犯、自首、立功、坦白、被害人過錯、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在共同犯罪中的從屬地位、受威脅犯罪等有助于從輕處罰的事實和情節。
二、故意傷害罪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分清故意傷害罪與殺人罪的界限。兩罪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如果行為人沒有這種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身體健 康的故意,即使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定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殺人罪(未遂)。
2.分清故意傷害罪與過失致人重傷罪的界限。過失重傷罪在主觀上是過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須造成他人重傷的結果才能構成犯罪,而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是故意的,即使致人輕傷,也構成故意傷害罪。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不一定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情況,如刑法關于強奸婦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規定和搶劫 致人重傷、死亡的規定等,這些都屬于刑法的特殊規定。根據特別規定優于一般規定的原則,刑法有特別規定的,一律適用特別規定。
在我國相關的犯罪者,牽涉故意傷害罪時,應根據相關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辯護。我國的法律規定這類人員在進行辯護時,應積極的提供相關的證據,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相應的辯護,我國的檢察部門進行相應的審理和判決這類違法案件。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沒有構成輕傷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如何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
2020-12-29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費用
2020-12-10高速拆遷的紅線范圍是多少
2020-12-26拆遷評估報告怎樣才是合法的
2021-01-07對評估報告不服時,被拆遷人要怎么做
2021-01-05什么是禁養區,禁養區如何劃定的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