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肇事逃逸的時間地點目的行為方式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1、行為人有逃逸行為。
行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時,為逃避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親屬、群眾、事故處理人員控制而離開的行為。
2、“逃跑”的時間、地點條件。
依據《最高人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逃跑的時間是在發生交通肇事后。那么如何理解“在發生交通肇事后”,筆者認為不能籠統認為是事故發生后的無限長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應界定為在事故發生后的當時至行為人被事故處理機關關押或押解途中前的這段時間。行為人在這個時間段逃跑的,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逃跑”行為。
3、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4、行為人的逃逸行為不應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并不是所有發生事故后離開現場的行為就是逃逸行為,有的行為人在事故發生時未離開事故現場,但在將受害人送往醫院后為逃避法律責任而離開,此行為應認定為逃逸行為。
逃逸是行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時,為逃避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親屬、群眾、事故處理人員控制而離開的行為。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防止醫療事故
2021-02-28婚姻法中對于現役軍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
2021-01-14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